王德孚很快便將橘子買了回來,就當是餐後水果了。
他看到朱墨徹一臉滿足地吃橘子,邊吃還忍不住說自己有多愛吃橘子,這讓王德孚感覺很有意思,只覺得這位愛吃橘子的散文家很可愛。
“默存,你也吃啊,這橘子真的不錯!”朱墨徹這樣說道,還親自為王德孚剝了一個。
王德孚也不客氣了,接過橘子,回道:“秋實兄既然這麼愛吃橘子,我也不橫刀奪愛,我就吃兩個,剩下的都給你。”
朱墨徹笑著答應,又隨口問道:“默存,你最近可還有什麼散文新作,可不要吝嗇啊,如果嫌《學桴》的層次太低,我可以將你的作品推薦給《美文》、《華夏散文》這樣更具影響力的文學期刊,稿酬雖然不高,但也還湊合。”
王德孚其實很清楚,這年頭的散文雜誌的稿費都不高,原因當然是它們的銷量比較一般。
不過不論是《美文》還是《華夏散文》,以及最有逼格的《散文家》,它們的名氣都很大,許多學校都組織訂閱,如果自己的散文作品能夠經常在這些頂級散文雜誌上出現的話,那確實對擴大在文壇上的名氣,很有幫助。
這些散文雜誌,其實也很依賴官方訂閱,否則專靠普通的文學愛好者,它們怕是支付不起作者的稿費。
許多知名作家,都與這三大散文雜誌保持著聯絡,能夠有一個發表自己隨筆、散文的平臺,到時候還可以將這些發表的散文集結出版,那當然是一件好事。
雜誌當然也很歡迎知名作家們,因為他們寫的散文,自然會吸引死忠的讀者買賬,增加雜誌銷量。
朱墨徹一開口就表示可以將王德孚的散文作品向《美文》、《華夏散文》上推薦,可見他現在在散文領域,確實頗有影響力。
“暫時還沒有散文新作,如果有的話,一定會先請秋實兄賜教。”王德孚這樣說道。
“賜教不敢當,是相互討論,相互進步。”朱墨徹依舊十分謙虛。
短短一頓飯下來,王德孚覺得朱墨徹當真是個相當單純可愛的文人,可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而朱墨徹則覺得王德孚此人一點也不像傳聞中的那麼“書呆子”,社交能力一點也不差,與其相交,感覺非常舒服、自在,再加上兩人在寫作上又很有共同話題,所以他恨不得與王德孚暢談幾天幾夜。
朱墨徹甚至還搶著先去結了帳,用的理由讓王德孚無法辯駁,他表示王德孚都那麼客氣地替他買橘子了,還只吃兩個,剩下的都給他,這頓飯當然就由他來請,要不然他會非常不好意思。
王德孚也沒有多堅持,他既然覺得這位朱墨徹學長值得結交,自然以後還會約他吃飯,到時候請回來就行了,他從來不會在這些事上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