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這一次只得認栽了...而且看來大王與魏帝決裂反目,也已成定局...可即便你魏國再是勢大,我吳國未必就沒有扳回局勢的可能。待你們興兵意欲侵犯我疆領土時,憑著長江天險,也有機會重挫爾等銳氣,雖須隱忍一段時日,可早晚你我還是會在戰場上分高低、決生死!
而與廬州東面接鄰的和州地界,另一撥吳軍,剛開撥渡過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自刎身死的烏江水域。然而行軍未過多久,統領西進軍旅的主將便號令諸部將兵原地休整,不必再做急行軍往廬州合肥的方向殺出。
“魏國徐泗軍節度使張歸霸,統領所部牙軍大舉南下,再不出半日功夫,也將殺入和州治下......”
本來奉楊行密鈞旨,也要趕赴廬州與李神福會師共討田頵的這員大將沉聲說著,他卻是如今在吳國官居宣歙軍宣州觀察使的臺蒙。
李天衢也知道這號人物,不但按史載對其用兵的評述“蒙以弱制強,以退為進,深得兵家虛實之秘,言兵者多取以為法”...如果田頵按原本的命途軌跡走下去,他雖也善於用兵,卻先是被李神福殺得大敗,而後被截斷退路,正是與其交鋒,臺蒙卻設計先佯退示弱,隨即回師急攻,又高呼楊行密口諭打擊反軍士氣,而合圍殺田頵於亂軍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本該是與李神福合力誅殺田頵的將才,臺蒙也立刻意識到北面徐泗軍的反應實在太過迅速,想必江北方面淮南軍等魏國藩鎮也已出動...意欲速取廬州、襲殺田頵,這本來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計劃。而魏帝李天衢那邊既然及時發兵支援的話......
如今坐鎮廬州的田頵,不但是主公要儘快剷除的叛將,在這個時候卻更像是一個誘餌,如果仍要冒進,廬州合肥那想必也早已緊閉城門意圖死守,要攻佔城關只怕也要耗費許久時日......
倘若被魏國徐泗、淮南方面的兵馬截斷了退路,休說廬州打不下來,和州、舒州長江北岸的州府倘若再失守,那麼被派出去的幾路征討田頵的兵馬,不是都要陷在魏國與反軍的勢力範圍當中?
臺蒙皺眉思索,權衡利害,很快他也不得不高聲下令道:
“全軍轉向,立刻趕赴和州治所南和縣,倘若城內駐軍也受叛臣田頵煽惑,便先蕩滅此處州治內的反軍!也立刻派人前去探知李神福李將軍如今率部又在何處,務必互通聲息、彼此照應...眼下縱然不便誅殺田頵,即便丟了廬州,也要保住江北其它州府,總不能一頭撞進敵軍設下的埋伏中去!”......
本來奉楊行密旨意立刻發兵,北上急於要蕩滅田頵的幾路吳軍,甚至都還未曾奔至廬州治所合肥城下。畢竟田頵預先派遣殷文圭赴汴京知會李天衢,這便已快了一步。
直到楊行密聞報田頵誅殺督監官員,扯旗宣稱脫離吳國再派兵北上征討,李天衢的聖旨便已經傳至徐泗、淮南等與廬州鄰近的藩鎮,張歸霸與早就摩拳擦掌的安仁義立刻出兵,已經完全佔得了先機。
所以田頵穩坐廬州,按史載線聯手將其誅殺的吳將李神福、臺蒙見魏國救兵已至之時,也立刻意識到如若立刻與李天衢開戰,在這等形勢下吳軍卻還有一個致命的弊端,所以他們也不得不做退守。而叛臣田頵的性命,李神福、臺蒙也是註定取不成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