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甄萱未做片刻遲疑,便朝著安審琦納拜道:
“老臣情願投身於天朝帝君,願仗陛下天威。以誅逆子耳!伏望天朝藉以神兵。殲其賊亂,臣...雖死而無憾!”
後百濟開國君王甄萱,於次日便發檄文怒斥其長子甄神劍篡奪王位,號召各地軍民不可抵抗天軍,理應順應天命。本是開國君主,卻不遺餘力的為外敵做動員,而鐵了心要滅亡自己的國家,這也使得後百濟朝中臣僚、地方官吏都亂了陣腳......
本來是子篡父位的本國內亂,結果卻演變成後百濟先主為魏朝搖旗吶喊...導致如今的後百濟,也要如當年那國祚延承六百多年的百濟國那般,到頭來也要為中原王朝所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除了把守沿海港汊與務安郡的部眾,安審琦點齊三萬兵馬,便直朝著光州的方向殺去...後百濟國缺乏戰略縱深,也不過兩三日的路程,便將抵至其國都城,魏軍遂意圖直搗黃龍,擒殺篡位以國主自居的甄神劍,想必進而再掌控後百濟全境,也將會易如反掌。
而光州這邊,當王位還沒坐熱乎的甄神劍驚聞他父王甄萱不但為魏軍救走,還發檄文痛斥逆子不忠不孝,又有魏朝軍旅撐腰,而朝著後百濟國都這邊殺來...他當然也免不了大發了一通火,只是滿臉的驚恐之色,仍是溢於言表......
我篡位奪權,名義上也照樣會對中原奉表稱臣,對於魏朝而言,這與先前又有何區別?可恨那魏帝李天衢,怎麼就容不得我做百濟國主...為何非要助我爹捲土殺來!?
甄神劍忿恨的想著,他卻還鬧不清楚對於李天衢而言,他們爺倆無論是誰做後百濟的國主,的確都不重要...然而泰封國王建覬覦遼東,魏朝也只是出自於牽制泰封國的目的,震懾王建不敢輕易向北拓張疆土,又恰逢他囚父篡位,時機適合,所以便順手滅了他後百濟而已......
以後百濟的軍力而言,也就只能去欺負東面孱弱的新羅國,卻被後發制人的泰封國全面壓制,當然更難以與雄踞中原的魏朝抗衡...甄神劍心急如焚的尋思著,事到如今,他老子甄萱有魏朝撐腰,那麼自己又能拉攏那一方勢力做為外援?
當年甄萱打出復興百濟的旗號,建立的國家史稱後百濟...而三百多年前,那個為唐朝所滅的正牌百濟覆亡後,起碼還有倭國擁立其宗室質子宣稱復國,曾派出水軍去與唐軍交戰......
可是如今的日本,卻相當於開啟了單機模式,對外的政策甚是封閉...當初甄萱也曾以新羅諸侯的身份向日本進貢,宣稱自己稱王一方,而願建交修好,結果三番兩次也都被回絕...甄神劍自知以謀反篡位的方式奪去了後百濟的王位,那麼日本那邊,想必也更懶得搭理他。
不能指望三百多年前有意助百濟復國的日本...難道我國唯有隻身獨力,去抵擋魏朝的攻勢不成!?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