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1344章 為了震懾泰封,順手滅國而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44章 為了震懾泰封,順手滅國而已 (1 / 2)

“所幸我軍來得及時,救應百濟王免受逆子賊臣挾制,今日有緣得見,還請上座。”

與甄萱這個被推翻下臺的後百濟國主會晤,魏軍方面的主將也須假模假式的客套寒暄一番,便請他坐到官署廳堂內的正首。

畢竟甄萱雖然對泰封、新羅乃至治下臣民先前屬於窩裡橫,可是對外向中原王朝朝貢,並請求冊封卻十分地勤快...魏帝李天衢當初心說也正可以利用後百濟與王建的泰封國對抗一段時期,遂也樂得封賞甄萱,授都督全武公等州軍事、行全州刺史、海東四面都統指揮兵馬制置等事,並封百濟王、食邑二千五百戶。

而按正史中後唐對甄萱的冊封,他這個後百濟國主,在中原朝廷還身兼檢校太尉、兼侍中、判百濟軍事等要職。雖說主要也只不過是受魏朝認可的榮譽虛銜,但是按其官階爵祿,魏朝高官將帥見了甄萱,自然也要以禮待之。

不過對於魏軍主將的虛禮應承,甄萱卻十分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落地的鳳凰不如雞,他這個被推翻下臺的國主又算得了什麼?如今甄萱只想著向背叛他的逆子賊臣復仇,把姿態放到最低,也不敢再擺出百濟王的架子,而連連推讓道:

“安都招討使折煞老臣了!只恨逆子不肖、賊臣謀亂,既已退位受挾制幽禁,如何敢以國主自居?蒙上國發兵救援,老臣已是感激不盡,得收容就算只做一介小吏,也自當伏拜天朝、銘記洪恩...也斷然不敢在都招討使面前妄自尊大!”

雖說甄萱是土豪世家出身,就是個大老粗,也不似當初曾有遣唐使經歷,乃至漢學程度較深的官員那般能將漢話說得流利...可是好歹有通譯在旁,彼此溝通也不成問題。

而聽那翻譯引薦,甄萱得知與他客套寒暄的魏軍主將名為安審琦,也是在中原武名遠播的高官宿將...彼此都曾久經戰陣,所以甄萱大概也能覺察到,面前那個年紀大概要比小了三十來歲的魏軍主將,舉手投足間也有股威武之氣...而此番前來,安審琦戰時受任熊津行營都招討使,也就相當於派到後百濟國的軍旅,全權都是由他說了算。

情知自己就算奪回王位,只怕也難以長久支撐下去,所以對甄萱而言國王可以不當,後百濟的國土也可以不要了。他一門心思的復仇,當然要仰仗魏朝針對後百濟這邊,所派出最高階別的主將。

眼見甄萱堅持,安審琦便也不再刻意禮讓,又寒暄了一番之後,便別有深意的問道:

“按陛下旨意,若是甄公願意,我朝會為您擇選一處封邑頤養天年,末子愛女世襲爵祿,世代富貴,自然也不必憂心於生計...而我朝既然已經出兵,自然沒有半途而返的道理。甄公那長子篡位奪權,仍控扼百濟朝堂,我軍恐怕勢必要與之兵戎相見。

甄公以討逆為名,招撫百濟民眾,由我軍蕩滅反軍叛黨便可。只不過...甄公那長子雖悖逆不孝,畢竟也是你的親生子嗣。誅討百濟篡國賊臣,只怕也免不了父子相殘,甄公可已經想清楚了?”

“親生子嗣?那三個孽子...自從合謀殺弟囚父伊始,老臣便沒有再將他們視為親生骨肉了!早知今日,只恨當年沒有將那三個畜生扼死於襁褓當中!他們不念父恩,老臣也只把他們當做謀逆該殺的亂臣賊子!”

聽通譯轉述說罷,甄萱眼中仍滿是恨意,而咬著牙獰聲說道。他當然也很清楚無名不來、無利不往,魏朝發兵前來,可不是要做老好人助自己匡扶社稷的...魏帝李天衢的目的,就是要趁著後百濟父子反目之時,趁機吞併疆土。

然而甄萱先前便已經意識到自己鬥不過北面泰封國的王建,偏生意志極度消沉,心想百濟國主的位子也坐不長久時,甄神劍、甄良劍、甄龍劍那三個逆子便合夥發動兵變,將他這個老子幽禁起來...既然如此,那便是寧與外邦、不予孽子,後百濟國的王位我不要了,這個國家寧可覆亡,也不能留給那些畜生!

畢竟按史載軌跡,甄萱逃亡至泰封,便不惜低聲下氣地主動央請他當年的死敵王建,去發兵滅了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國家...如今則是魏朝主動前來救應,哪怕明知是被利用,有更為強大的外力可以助他復仇,甄萱自然更樂不得魏軍儘早滅了後百濟,方才能洩心中的恨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