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達又聽身邊那親信說罷,面色頓時沉了下來,眼中也明顯透出幾分怨意。
畢竟方今在位的閩國國主王延鈞不但是色中餓鬼,還是個猜忌心極重的昏君。當初合謀弒殺大哥王延翰篡權的義兄弟王延稟再度興兵作亂,他的疑心病也變得更重了......
所以王延鈞先前冤殺宿將吳明,輪到討伐王延稟有功的王仁達統掌閩國禁軍,卻也成了要遭猜忌得到下一個目標。
而王延鈞、王仁達這對君臣又是叔侄的關係。往日話裡話外,王延鈞就沒少拿言語試探王仁達,說什麼奸宦趙高矇蔽秦二世之類的典故,問對方有什麼看法......
所以對於王延鈞的猜忌,王仁達並非一無所知,也能感受到他那主公兼族叔可一直在盯著自己呢...王仁達只得連表忠心,又奉承王延鈞聰穎,對於朝廷官員起居動靜明察秋毫,以儘可能打消他那主公的疑心。
可是如果按正史線的軌跡走下去,王延鈞因終日淫亂,旦旦而伐,而染上了瘋癱症,便又想到了統掌禁軍的王仁達,遂有言“仁達智略,在吾世可用,不可遺後世患”...到底還是誣陷定罪將其殺之。
五代這般時節,君主一旦懷疑哪個臣子有圖謀不軌的可能,那麼不問青紅皂白,隨意找個理由將其殺害相對也屬於高發事件...更關鍵的是,王仁達已察覺到閩國國主對他越發猜忌,那每日伴君如伴虎,小心翼翼,坐臥不寧的滋味當然不會好受。
然而較之自己原本的命途軌跡大有不同,魏朝大軍已經兵臨長樂府城下,經過身邊那親信攛掇,王仁達也意識到轉運改命的機會已經送到了面前......
沉默了一陣之後,王仁達也微微湊過身去,並壓低了聲音,對旁邊那名親信說道:
“眼下人多眼雜,且不可聲張,你按我的吩咐,務必小心行事......”
※※※※※※※※※※※※※※※※※※
又過了兩日光景,陸續抵至長樂府的魏朝兵馬越聚越多。而標示著淮西節度使柴再用的牙旗,也出現在於城前安營紮寨的行伍當中......
聽聞魏朝主力軍旅也已殺至,長樂府內城的宮殿當中,眾多男女來回奔走、腳步匆匆,臉上也滿是驚慌之色...魏朝雄軍輕易殺至長樂府的軍情,他們自然也都已經聽說了。這些宮禁聽奉使喚的內侍、使女以侍奉君王為生計,便如依附在參天大樹上的蔓藤。可如若閩國將亡,大樹將倒,宮中眾人不知何去何從,也難免感到惶恐不安。
至於閩國第三任國主王延鈞,則呆呆地坐在龍椅御座上...由於每日至少幾次、上不封頂的群體宣淫,因縱慾已被掏空了身子,他雙目看似凹陷,面色暗沉,整個人也時常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
於前朝唐廷時節,陸續割據一方而稱孤道寡的勢力,除閩國以外,也已悉數被魏朝兼併...王延鈞也不是沒有想過,恐怕早晚有一天,中原王朝也會來攻取閩地。
只是先前眼見兄長王延翰在位期間驕淫奢侈,選取很多民女充實後宮,而且還是毫不知節制的到處尋訪...起初他上書極諫,實則也早已動了花花心思,遂與義兄弟王延稟聯手反叛,弒兄篡位事成,便也迅速墮落腐化,比起他那兄長王延翰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