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1039章 不宜開戰,也就只能撤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39章 不宜開戰,也就只能撤了 (1 / 2)

“呃......”

本來那義憤填膺的牙軍指揮使雖然刀還未出鞘,可他真打算砍了提議迎魏軍入城的劉審交。然而再聽對方一番言語,那指揮使一時語塞,也根本不知又當如何回覆。

劉審交再轉過身,繼而又道:

“你說的不錯,我乃幽州文安出身,初事劉守光,是歸從唐國的燕人降臣。也正因為幽燕之地,是我家園故土,更清楚盧龍軍較之中原其它藩鎮,遭受塞北外族侵害更為頻繁...歷任藩鎮節度,無論德行優劣,要抵禦契丹這等北地興起的異族勢力,也向來輕視不得。

李存賢李節帥,受命為盧龍軍節度使,為打理藩鎮政務廢寢忘食,以至憂勞成疾。又因契丹入侵,烽塵交警,一日數戰,最終病逝於城中...他也是為據外族於塞外,而一直殫精竭慮到最後。

可是唐國社稷,無論是身故的李節帥還是我等,終究無法保全,那好歹也要確保幽州不能淪入契丹外族之手。可如若我等在執意據城死守下去,那結果又會如何?”

一邊說著,劉審交一邊又往踱步上前。而手按刀柄,方才還喊打喊殺的牙軍指揮使,卻不禁向後退了幾步,他氣勢頓時弱了幾分,又見劉審交凝視過來,繼而又道:

“那麼我等還將拼死抵抗魏人攻城,直至拼到山窮水盡,就算僥倖還能打退南朝兵馬一兩輪攻勢...倘若再有任何變故,而契丹復至,再猛攻已是奄奄一息的我軍餘部,這幽州薊縣...豈不是朝夕可破?

我只知道,這盧龍軍治所,若是唐國保不住了,可是魏朝國富兵強,仍能震懾得契丹心生忌憚。幽雲幾處州府,已經為塞北外族攻佔,如若再失幽州,契丹掌控北面門戶之地,再往南要侵害中原,便是一馬平川......

做為後唐臣子,我等做為死守幽州的孤軍,已經抵抗至今,而做為盧龍軍的牙將謀臣,鎮守幽燕之地,抵禦外族,也一直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更何況...你執意還要死守下去,卻還沒注意到城內其他軍民的心思麼?”

經過劉審交的提示,那牙軍指揮使這才朝著周圍張望過去。他瞧見城頭上那些牙兵,連同民夫壯丁眼巴巴朝著這邊望來,各個神情苦楚,眼帶乞請之色...從他們的眼神看來,便已能看出薊縣城內軍民也當真不打算再死拼下去了。

對於盧龍鎮牙軍餘部而言,他們固然因節度使李存賢因操勞過度,導致久積沉痾,最終病逝于軍中而心生憤慨....可是後唐其它部眾或是已經覆滅,或是歸降於魏朝,就連李嗣源也已經帶領著其餘殘部遠遁塞北了...只剩下他們這一撥孤軍還在據城死守,可是再堅持下去,也仍看不到半點希望。至此對後唐已經仁至義盡了,餘部牙軍將士到底也還是要為以後生計打算;

至於城內踴躍協助牙軍守城的老百姓,由於關外異族一旦要南侵寇鈔,盧龍軍地界首當其衝,久而久之也有大批民眾將契丹這等崛起的外族勢力視為洪水猛獸。即便耶律阿保機安置漢民開荒墾田,但是契丹兵馬入侵幽燕諸州,大肆剽掠的事件同樣屢見不鮮...誰又願意自己的妻兒家小在外族的奴役下做牛做馬,而擔驚受怕的過活?

如今既然來的是魏朝大軍...畢竟是咱們漢家的中原王朝,我們盼得就是要有個強大的靠山倚仗,那又何必再打下去?

本來強烈反對歸降於魏朝的牙軍指揮使,大概也看出個眉眼高低...他本來懷著無論抵抗魏朝、契丹,也都要死戰到底的心思,可是再聽劉審交這一番言語下來,這牙軍指揮使卻感到如果再固執己見,自己反而倒要成為累害薊縣全城軍民殉難,甚至致使幽州治所淪入外族之手的罪人了...漸漸的,他如霜打的茄子一般,過了半響,忽然又懊惱的忿聲道:

“罷了!我本是個粗人,只以為既然身為唐國軍將,也自當以死報國才是!可是這是非對錯,我說不清楚,如今薊縣軍民,與我也已不是一條心...這個主,我卻做不得,就由你抉擇便是!”

劉審交聞言,緩緩的點了點頭,隨即召喚過來旁邊幾名軍校,再囑咐一番,而讓盧龍鎮牙軍餘眾按著他的安排行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