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知俊畢竟也是久經戰陣的宿將,他身處於營盤內,也能切身的感覺到後唐軍隊計程車氣日漸萎靡...忽有一人踱至身邊,劉知俊側目一瞧,見是自己的兒子劉嗣彬。眼見周圍並無外人,他便又低聲恨道:
“我到底還是高看了那李亞子了...哼!他當初承諾的事也未曾做到,我在魏朝時,好歹還是權掌一方的藩鎮節度...更何況如今晉人勢頹,又能許以我什麼前程?”
劉嗣彬聞言張了張嘴,卻是欲言又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一句話,終究不適合在這個時候,對自己這個心情已經差到了極點的老爹講起......
如果當初自己的父親,沒有與後唐暗中派去的使臣郭從謙來往密謀,也不會被策反背叛魏朝...那不還會是權掌淄青軍的藩鎮節度?而且如今也能做為佔據絕對優勢的一方,立場完全對調,還能助魏朝建功的話,就算一朝封王並不現實...可論功行賞也是少不了的,又怎至於落到這般丟了地盤、喪失兵權,反而還要被魏軍窮追猛打的窘迫境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背反後唐,再重投魏朝?劉嗣彬心裡也曾萌生過這般想法。畢竟按他原本的軌跡,便會以梁國叛臣子嗣的身份被河東接納,當時還曾動過行刺李存勖的心思。不久前劉嗣彬也曾思量過,假設自己伺機暗殺李存勖得手...那便是為魏帝除了勁敵,又能否因將功補過而重被魏朝所接受?
只不過劉嗣彬的打算,很快便被他老子劉知俊給否決了。好馬不吃回頭草,而且既已背叛過魏朝,劉知俊深知自己註定非但不會再受重用,寄人籬下、朝不保夕,處境也只會更為悽慘。
而劉嗣彬也是有那心、沒那膽,走正史線本來有機會行刺李存勖得手,可他卻中途退縮,在最關鍵的時刻打了退堂鼓...既然劉知俊否決,劉嗣彬自然也不會再做堅持。
所以他們這爺倆,一個反覆無常,一個猶疑不定,卻也只能在後唐軍中不清不楚的耗著...然而劉知俊的目光又在氛圍低迷壓抑的營盤內環視一圈,他看來也篤定了心思:
“固然不能再回魏朝,晉軍中也不必再久留下去了...你早做準備,估計就在這幾日內,咱們便準備動身!”
劉嗣彬聽罷面色立變,也連忙低聲道:
“可是阿爹...近日幾處營盤已有兵卒潛逃,甚至晉主都已調遣麾下將官追捕捉拿,我等出走,恐怕也極易走漏風聲。更何況趙州周圍州府,也盡被魏、晉分佔,這又還能往何處去?”
劉知俊冷哼了一聲,又沉聲說道:
“如今晉人幾無勝算,而且士氣日漸衰竭,再加上北平國亦背反晉主,更是動搖軍心...按我所料,那李亞子也再抗不下去了,他無論是要撤兵,亦或放手一搏時,諸部兵馬動彈起來,也正可趁機出走。至於往何處去...你只管跟著為父便是!”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