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972章 智囊已死,後悔又有何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72章 智囊已死,後悔又有何用 (1 / 2)

後唐營盤大帳當中,氛圍也顯得十分壓抑。面色陰沉的李存勖,目光在帳內眾人臉上掃過,他也很感受到麾下這些將領愈發消沉,有的人眉宇間已難免流露出氣餒雙眸閃閃,如同在燃燒著一種黑色的火焰一般:之色。

李存勖忽的沉聲開口,也宛若利刃出鞘那般透出股戾氣:

“這幾日已有三百名兵卒離營出逃,也只拿回二百三十餘人...朱守殷!就只你統掌的長直軍,便有近百名逃兵,你是怎麼治軍御下的?

就算你是朕的心腹近臣,平時罪過,雖能饒恕...可如今形勢險急,你卻仍是治兵不力,難道以為朕便不會殺你麼!?

你若果真是誤事的駑才,仍不能整束麾下兵馬,而再有長直軍下轄兵卒離營脫逃...也不必向朕討饒,直接提頭來見!”

那個名為朱守殷,而被李存勖直接點名叱罵的軍將生得貌相倒十分威武,頜下蓄著濃密的鬍鬚,身板孔武有力。然而遭受自家主公劈頭蓋臉一通滿含殺意的責罵,朱守殷駭得魂飛魄散,立刻跪倒在地上連聲稱罪。

只是朱守殷從面相上看來,他似乎是個性情豪直的威猛漢子...然而不止擔心心情已惡劣到了極點的帝君當真會拿自己開刀...朱守殷那對眼珠子骨溜溜焦急的轉動著,捱了這通聲色俱厲的訓斥也感到下不來臺,趁著臉都快貼在地面上,他眉宇間竟流露出幾分怨毒的恨意......

除了朱守殷以外,其餘後唐將領滿面憂慮。各支部曲已開始出現成批的逃兵,而且隨著時日的推移,只怕出逃的軍卒也只會越來越多...這自然也意味著軍隊士氣已經低迷到了哪種程度。

就算把那些逃離營寨計程車兵都抓回來按軍法處決,就算能警示震懾其他萎靡動搖的軍卒...而帶兵的將官也是處心積慮監察麾下是否有無鼓譟生變的跡象,儘可能要將一切可能引發的變故扼殺住。但是如今士無死戰之意,也難以再振奮軍心...這等形勢下,還能發揮出多少戰力?

李存勖厲聲叱罵,又想到北平王王都背叛自己,竟然也轉頭魏朝...他雙目中如同也有兩團烈焰在燃燒著。當初王都發動兵變囚禁王處直之後,便立刻將背反後唐,並因契丹入塞的罪責都推到他義父身上。李存勖固然深恨自己當初就不應該被那廝恭敬順服的態度所矇蔽,莫不如直接趁勢討滅北平國。

然而李存勖更清楚,無論是王都還是陸續出逃計程車卒,他們都已認定這場會戰獲勝的將是魏帝李天衢,所以才會相繼叛離自己。

都說用兵以正合,以奇勝...可李存勖面對李天衢麾下符存審那員名將,即便明知道對方擺開的陣勢有什麼目的,卻根本無從化解。

畢竟兩軍會戰,又與各自的國情息息相關...魏軍因勢利導,完全有資本打消耗戰,即便硬著頭皮也只得不斷的去攻,可是對方在符存審的指揮部署下又無任何破綻可尋.....李存勖忿恨的念著,自己無計可施,而再執著下去,難道真就是正中敵軍下懷?

如果朕當初的心腹智囊郭崇韜尚還在世,他又可會有破解此等危局的良策?

李存勖腦中剛生出這個念頭,旋即卻面色立變,暗自警醒自己不可再想下去。

畢竟郭崇韜連同他的幾個子嗣如今墳頭草都已長得老高...李存勖其實到了現在也不能確定,如果真的放任郭崇韜獨攬大權,那麼他是否真的會架空帝君,而意欲圖謀不軌。

可李存勖情知即便誅殺郭崇韜的聖旨不是由自己所下,但他也的確曾下詔將郭崇韜外調地方,並撤除其兵權,而給了劉皇后下達教令,並派遣宮內宦官奉詔前去處死郭崇韜的機會...既然不忍加罪自己的枕邊人,那麼郭崇韜是否會謀反,就只能是一筆糊塗賬。

然而事到如今,李存勖才意識到麾下縱然有周德威那等將才固然能在臨陣對決時提供良策,自己又早已猜忌疏遠李嗣源等義兄弟...如果有郭崇韜這個曾經的心腹智囊從戰略層面上預先警醒,那麼自己也很有可能不至於落到這般被動的處境時方才後知後覺......

可郭崇韜既然已經死了,就算追悔,也全然沒有半點用處。

“既然已經把朕迫到這步境地...李天衢,事到如今,你也該出手了吧?氣可鼓而不可洩,你以為拖耗到我麾下軍旅士氣衰竭,再驟然殺出,我軍便只會潰敗奔逃,已不可能正面與你一決雌雄?那你也未免太過小瞧朕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