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707章 那處藩鎮,有可能是雙方大戰的導火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7章 那處藩鎮,有可能是雙方大戰的導火索 (2 / 2)

而李天衢心中正尋思時,解青微微一頓,隨即又道:

“晉國還有昭義軍節度使李嗣昭陣亡,亦須擇選接掌藩鎮,只不過...陛下,這倒稀奇的很。本來晉王詔李嗣昭膝下諸子扶喪至太原襄事,可是李嗣昭次子李繼韜,非但違詔不遵,還公然驅逐傳詔官員...甚至還引兵譁變,囚禁當襲父爵的李嗣昭長子李繼儔,便公然宣稱由他繼任昭義軍藩鎮節度使留後。

按說藩鎮有逆臣違詔,還公然自立,晉王也須發兵征討才是。可是晉國太原那邊,卻又下詔稱承認李繼儔為昭義軍兵馬留後...真不知晉王如何作想,又為何這般姑息養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天衢心說自李嗣昭死後,昭義軍那邊該發生的事端,也仍已發生了...聽到李繼韜這個名字,他也忍不住一樂,旋即又悠聲說道:

“畢竟李嗣昭為晉國先王李克用的義兒,而且為功勳最為卓著的宿將之一,他的身份非比尋常,晉王與他有義兄弟的情分,對其子嗣也難免另眼看待。

何況方今晉國方自拿下趙國治下疆土,時日未久,想必晉王也是為了儘快穩定住局勢。心想那李繼韜畢竟也是他義兄的親生骨肉,左右也是要傳位於李嗣昭膝下子嗣,這才留有餘地,而不願把事做絕吧......”

李天衢嘴上雖如此說,可他心裡卻清楚。李嗣昭那個次子李繼韜,也絕對稱得上五代十國時節當中的一朵大奇葩...因為他這輩子幹過的騷操作很多,甚至可以說是屢屢主動做死。而這廝生平唯一一樁被後人稱道,而能記錄在史書上的事,恐怕也就只有發掘提拔,又曾寬恕過因打抱不平,當街持刃攮死城中惡霸而犯下死罪的後周太祖郭威了。

違抗君王詔令,而自稱藩鎮節度使?如果李克用還在世,敢這麼幹的也就只有那白眼狼李罕之,還有本來最受義父寵信的十三太保李存孝...李克用照樣眼裡揉不得沙子,立刻領兵討伐,可絕對不會慣著那臭毛病。可囚禁兄長、違詔自宣節帥這等操作,對於李繼韜以後會做的事,那簡直就算個屁。

畢竟若按史載線,李存勖都已承認他昭義軍節度使的身份。可是李繼韜只為了少供應兩萬斛的軍糧,尋思“家財百萬,倉儲十年,宜自為謀,莫受人所制”...轉頭竟然便宣稱昭義軍要與他河東李家的死敵世仇,而他親爹大半輩子都在與其大戰殺伐的梁國結盟......

李克用義子的親生骨肉,卻帶領昭義軍轉投大恨朱溫梁國那一方陣營,按說更是罪行深重。然而後唐滅梁之後,李繼韜也曾尋思投奔契丹,可被他老母與兄弟給勸住,遂又以厚賂宦官、伶人的套路降伏,而李存勖念在義兄李嗣昭的情分,竟然還寬恕了這個投從死敵梁國的叛臣。

然而本來被寬恕了死罪,李繼韜卻因李存勖不肯放他回去執掌昭義軍,便又尋思著...要不,我再鬧兵變造個反?結果事發之後,李存勖這可就真沒法再忍了,遂斬下李繼韜的人頭,結束了他奇葩的一生......

只不過...李天衢越想越是好奇,心說如今梁國可都已經滅了,而李繼韜脫離晉國統治的動機,是因為他以為投奔一方更為強大的勢力...那麼他以後為了少交錢糧去供應晉軍軍餉,又將選擇同誰結盟,而與晉國翻臉?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