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594章 合縱抗強?已是不可能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4章 合縱抗強?已是不可能了 (1 / 2)

孤長子希振,雖然寬厚仁善,可是性情怯弱,又只喜吟詩作賦。不但無心政事,也絕無能鎮住屬下臣僚的雄主魄力;

次子希聲,雖然愛妃馬希聲生母袁德妃,最受馬殷寵愛)一直稱他聰穎,以後也必能成就大器...可也不過是為母寵溺親子,孤當然也能看出希聲他為人貪念太重、性情偏激;

而三子希旺,性情雖篤厚恭謹,可別無大才,恐怕難堪大用;

四子希範,雖然好學善詩,但為人好逸惡勞,又是寬以律己,苛以侍人...若不嚴加管教,也極易玩物喪志、沉溺享樂;

至於希萼、希杲、希廣諸子,現在到底還是年幼無知、少不更事...按說吳國先王楊行密與孤還是同年出生,他既然已身故了,也不知孤的陽壽到何時也將終結...也不知他們成年後心性如何、能力高低,以國事相托,為時也未免太過早了。

楊渥那小兒張狂妄行,卻繼任吳國王位,也全因楊行密其餘諸子年幼難保...孤若笑他吳國老子英雄兒狗熊,可是反觀我楚國...無論是誰為儲君,孤也實難安心吶......

“...大王?”

許德勳眼見馬殷怔怔出神,也不住出言問道。又默然了一陣後,馬殷便長嘆了一口氣,隨即說道:

“即便楊渥那小兒放肆狂妄,早晚自取其禍。但是他執意要與孤為敵,以後仍要興兵來犯,致使治下子民還要受兵災戰禍荼毒。時局動盪不定,對於我楚國而言,終究不是好事......”

許德勳聞言也點了點頭,思索片刻,他也接茬說道:

“大王當初因與清海軍劉隱爭嶺南五府之地,便已廝殺過幾陣。而後劉隱也向魏朝上表稱臣,雖說如今清海軍揮兵西顧,看來意圖兼併靜海軍治下疆土...既然同奉魏帝為宗主,我楚國也不便趁機攻取嶺南兩廣之地。

但畢竟要防患於未然,南有劉隱、西有王建,而我國雖然向北面魏朝稱臣,但也須屯兵於邊界以防萬一。本來與東面吳國相安無事,可恨如今楊渥得隴望蜀,使得我國四面受制,都需要分兵把守寨壘要隘......

依臣之見,雖然亦須提防劉隱、王建,眼下唯有楊渥主動興兵侵攻我楚國治下疆土,而魏、吳兩國如今更是勢如水火。只有遣使往魏國表明心意,待吳國再意圖攻打我國之時,魏軍經由江陵、鄂嶽正可截擊後路...到時魏帝雖會利用我國意圖重挫吳軍,而我楚國也正可藉助魏國的軍力蕩滅犯境敵軍...如此兩相利用,以保我楚國領土不失。”

畢竟按原本軌跡,許德勳便曾向馬殷諫言朱溫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可他既然挾制唐皇、雄踞中原,改朝換代也已成定局。以主公的立場也當尊奉中原天子以維持治下時局穩定,而須向朱溫上表稱臣...如今卻是換做李天衢坐鎮中原,而往日相安無事的吳國非要來侵攻結怨,許德勳自然也是傾向於尊奉中原宗主,以消弭吳國的軍事威脅。

而馬殷聽許德勳諫言,下意識的微微頷首,而他心裡卻仍不禁思忖道:

唇亡齒寒、合縱共存的道理誰都懂得,偏偏楊渥不懂。因為魏帝雄霸中原,孤表面上向他稱臣,是為了自保,但也絕對不願看到吳國被魏國滅所。畢竟吳國倘若覆亡,魏帝也很有可能要覬覦孤治下疆土......

當年楊行密刻意要做人情,而放還二弟與孤團聚,他也很清楚哪怕我楚國不會聯手與他一併對抗中原,起碼彼此互不侵犯,那麼無論是當初朱溫的梁國,還是如今李天衢的魏國,也都會有所顧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