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張居翰忽的也站出身來,說道:
“如今主公統掌諸藩形如一國、實若帝王,縱然稱帝建元,也不過是定帝號、國號、年號,改制牙署為皇宮,換黃袍而設朝堂百官,卻又有何實利可言?反而要招致晉王、吳王對我軍的敵意。
成就霸業,實力為本,不在虛名。臣以為,主公可先稱王,有朝一日,待主公討滅...亦或重挫梁賊,震懾得天下順服,屆時上順天命、下應人心,稱帝立國,不也是順勢而為?”
本來是唐朝死忠派的張居翰會如此說,也就代表著時機成熟時,他會預設自家主公取代唐廷,而自立稱帝。而羅隱就算仍打算復興唐朝,但是他也很清楚搜尋個唐室李家的後嗣子孫扶持上位,這也太不現實。可是最起碼,張居翰、羅隱也會要求李天衢盡最大的可能,討滅顛覆了唐室社稷的朱溫梁朝,這也是出自於他們曾效忠過的朝廷最後一份緬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緊接著,高鬱、張全義、李珣、杜荀鶴等人也紛紛提議表態,基本上大多人的意見都是:先稱王、緩稱帝。眼見李天衢緩緩點頭,忽的起身,節堂內所有人也都立刻朝著他那邊望去,無論提出何種建議,在場一眾屬臣的面色也都不由變得凝重起來。
“聽諸位商議眼下稱帝與否的其中利弊得失,我心中也已有了計較......”
李天衢長聲說著,隨即又道:
“無論我稱帝建制與否,朱溫也都覬覦我治下疆土,一門心思想要吃掉我軍,我等早晚也必將要面對梁軍更為猛烈的打擊。可是眼下稱帝,時機的確尚不成熟,晉王、吳王尚還沒建元立國,我先行稱帝?今後以何名義與他們互通聲息?要晉王與吳王俯首稱臣,他們又會作何反應?
當然以朱溫如今聲勢,想要一鼓作氣討滅梁國,也無疑是痴人說夢。可是我等也必須集中軍力與之一戰,期間也絕對少不得晉王、吳王的鼎力協同。務必要讓打得朱溫受到傷筋動骨的挫折,不止要震懾附庸於梁國的別處勢力。也務必要讓天下人明白,我軍征討篡唐逆賊,也是為大義而戰。
我意已決,先稱王立國,既然與朱溫之間的較量將會曠日持久,這段時期也還須諸位眾志成城,壯大實力,復攻梁國治下諸州擴疆,直待朱溫勢力大減,由盛轉衰之際,再圖謀稱帝!”
李振眼見李天衢說得堅決,而在場大多屬臣也都建議先行稱王,他心裡仍有些不甘的暗念道還要籌謀對抗朱溫,待梁國實力銳減,可這還要等候幾年,我才能爭得從龍之功...可李振好歹也有眼力價,也知道這時候他再堅持遊說,非但在場眾人看他也將愈發礙眼,必定還會惹得李天衢不喜。
是以再是不甘不願,李振也只得認了,心說還得等下去,遂又向李天衢徵詢道:
“主公既心意已決,臣等遵命便是...而主公既肯稱王,可也想清如何定下國號?”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