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彼長,梁軍日漸勢盛,這到底也會對我軍不利。可是...河東晉軍不比淄青軍,彼此的交情乃至相距路程上而言,王節帥先前與主公唇齒相依,如今更是要倚仗我軍勢力。馳援河東,畢竟要北渡黃河,還要陸續途徑已歸附於梁軍的藩鎮...朱全忠也必然會趁機算計,意圖重挫我軍。”
如今符存審尚與高思繼統率所部軍旅,在班師返程回鄆州向李天衢覆命的路上,節堂內率先發表意見的,自然便是眾將裡面也常好深思熟慮、剖析戰局的葛從周,他繼而又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主公親自統領大軍坐鎮鄆城,與朱全忠彼此牽制,都是意圖打亂彼此部署,而趁機集中軍力重挫對方。正是敵不動、我不動,梁軍倘若要糾聚王鎔、羅弘信、王處直、李罕之那幹附從藩鎮,聯合攻打河東軍藩鎮,這便是敵軍先動,而讓我軍有可乘之機。
臣以為,我軍固然要支援晉王,當仍不可輕舉妄動,而待朱全忠意圖先行攻打勢墮的河東晉軍之際,我軍再趁機出兵,讓梁軍乃至其附屬藩鎮顧此失彼、有所忌憚,也不便傾盡全力侵攻李克用。”
待葛從周建議說罷,李天衢立刻點了點頭,又道:
“也正如從周所言,何況晉王這幾年下來也是時乖命舛,所以處處受制於朱全忠...但是河東兵強馬壯,也非是尋常藩鎮可比。即便眼下河東軍藩鎮周圍盡是敵軍,而落得個四面楚歌的困境,可是梁軍想一鼓作氣滅了河東晉軍,也沒那麼容易。
就算朱全忠也有可能趁著晉王處境極為被動,也只得自守門戶之時,而先行要攻打我軍...我北聯王師範、南結楊行密,彼此護衛倚仗,更是準備完全,就等梁軍前來攻打。形勢不比河東晉軍那般險惡,而朱全忠當真會把精力放在我的身上,如此也是解了晉王的燃眉之急。”
葛從周完全是憑著他的閱歷見識,以及戰略上統籌全域性的能力上提議諫策;而李天衢則是心想現在就算李克用現在是走背運最慘的時期,沒穿越過的,誰都無法斷定河東晉軍是否還能再堅持下去,何況按史載,就連你自個兒不是也曾打了退堂鼓了......
可是原本軌跡的李克用既然能強撐渡過這段危機時期,何況如今又多出我這麼一路強援...只要我不會無動於衷,時局走向較之史載的程序應該也不會跑的太偏。兼之你麾下仍舊是將星雲集,正如葛從周所言,如此我只管若朱溫膽敢動你,我就從後方揍他。幾乎能斷定能保住你河東不失,以後也還能繼續與我合夥揍朱溫。
只是正如先前謀劃,我也不能只想著和你聯手對抗朱溫,反而要助長你李克用會比原來的軌跡變得更為強大。
而李天衢、葛從周這邊正說到一塊去,拋玉引玉,也使得節堂內其他人正要相繼提議之際,卻是解青收到最新的訊息,立刻奔赴過來,傳令軍校先行抵至牙署節堂,要立刻報與李天衢知曉的訊息則是:
朱溫已經離開義成軍滑州,而返回宣武軍汴州去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