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恭的次子劉守光,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兄長大敗虧輸,危及到他統掌的橫海郡而心憂焦慮。反而竊喜不已,因為大哥劉守文是爭奪儲君之位的競爭對手,如今丟人現眼,父王待他的印象也必然是一落千丈。
畢竟劉守光處心積慮要實現的野心,可不止是如他父親那般做個燕王,而要繼承這基業圖謀做大燕國皇帝。
這份野心,早就已經萌芽。尤其是劉仁恭做燕王之後,於幽州大安山上興築宮殿,劉守光瞧見入住其中的鶯鶯燕燕,就算是自己老子收的美妾,他也已是垂涎欲滴。劉守光要把控大權在手的慾念,更是愈發不可收拾。
大丈夫當如是也...方今天下這般世道,雄主稱帝、藩鎮稱王,而我盧龍軍佔燕地二千里,又並下橫海軍河朔冀地,不是也能稱帝一方嗎?屆時權傾天下,嚐遍燕雲...有朝一日也未嘗不會是世間美人,敢忤逆我之人,便讓他們個個不得好死!這等帝業,我也當然要爭!
即便如今與那李天衢為敵...劉守文行軍打仗的本事遠不及我,而父王要佔據棣州而招惹那等強敵,也的確有些操之過急了,若是由我主掌大權......
而劉守光心中正念時,卻聽得身旁有人輕咳一聲,並低聲提醒道:“世子...?”
立刻回過神來,劉守光也意識到自己身處於大殿當中,他面色一整,垂頭又朝身邊便去。而站在他後列,也是兩員身材魁梧,形貌氣質上看來很明顯也是久經戰陣的武臣。
劉仁恭醉生夢死、窮奢極侈,當初盧龍軍中牙將也難免有人對他漸行漸遠。劉守光好歹現在治軍統兵,也頗有他老子當年那般做派。是以燕國軍中,也有元行欽、單廷珪等宿將,也以倒向他這一方派系。
先是有元行欽出言提醒,劉守光很快便收斂心神,臉上又做出副恭順模樣。而大殿當中,對面又有盧龍軍宿將劉雁郎站出身來,向劉仁恭拜說道:
“大王,長世子兵敗,退守滄州,想必王重師、劉知俊所部敵眾得勢恣肆,既然大勝一陣,非但要取棣州,想必也會趁勢進犯橫海軍,以鎮懾我邦。
臣以為。敵軍如今驕兵之勢,如若深入我境,我盧龍軍便可趁機發騎眾迂迴,攔截王重師、劉知俊敵軍後路。如此若能使其陷於橫海軍,想必軍心不安,而調遣良將統領盧龍軍精銳合圍擊之,自可反敗為勝。”
大動肝火的劉仁恭聞言沉著臉思索起來,他也知道憑燕國的國力不足以與李天衢拼到魚死網破。可是兼吞得連同冀、魯之地的棣州要隘,劉仁恭也絕對不想服軟交讓出去,他下一步的目標是稱霸河朔,而鄴王羅弘信、趙王王鎔都已向李天衢稱臣,現在就更不能被對方的氣勢給壓制住。
所以也務必要讓李天衢知道他魏國就算勢大,可是非要與我燕國打下去也將傷筋動骨。接下來倘若戰事依然不利,孤恐怕也不能再與他強硬下去了......
尋思劉雁郎此計可行,劉仁恭面色稍緩,隨即點了點頭,說道:
“的確正如愛卿所言,王重師、劉知俊大勝一陣,盛氣凌人,除了要奪棣州,也極有可能侵襲橫海軍治下疆土...哼!姑且先讓他們狂一陣,可是河朔地界,終究還是要由孤來做主!
傳孤旨意,調動盧龍軍兩萬騎眾,經深、冀、德幾處州府,迂迴向東。那王重師與劉知俊若要兵犯滄州,我軍斷其後路襲擾,將這一路敵軍困死在橫海軍地界...如此數面合圍,殺敗犯境敵軍,也好震懾得魏博、成德幾處藩鎮,以後河朔地界,當須奉孤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