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重師所統領的重甲銳士持盾遮護在前方,手中的長大兵刃林立,成行成列的組成陣勢,面對敵軍的衝擊兀自巋然不動。
衝殺了一陣,反而是己方陣列有所鬆動之時。燕軍前陣將兵就見阻擋在他們身前的敵軍步兵微側身子,讓出一條條道路。出現在他們後面的,有一支殺氣騰騰的部眾擎起手中兵刃,邁著整齊的步伐便已疾衝了過來。
這支部隊絕大多數士兵的身高都比尋常漢子高出一截,身材魁梧,身上也被厚重結實的盔甲所覆蓋。只扎堆往那兒一站,便如一層層的堆砌起來的壁壘。此刻卻是揮舞起兩面開刃的大劍,齊刷刷的舉起,又兜頭朝著對面驚慌的敵軍劈斬了下去。
明晃晃的大劍如牆而進,此起彼伏,也猶如一臺絞肉機,寒芒席捲疾落,再揚起時便是碎肉混著鮮血拋灑出來,寬大而鋒利的鋒刃給予敵軍所能造成的威懾,也是顯而易見的。
打頭陣的燕軍定霸都,本來就成軍不久,還充斥著大量被強徵來的尋常百姓,又哪裡經歷過這等慘烈血腥的場面?以往有將官押陣,欲逃卻又不敢,可是在往前衝,自己這具身子豈不是也要被絞成幾截!?
由王重師所統領的長劍都,以及幾撥步軍士卒士氣大振,紛紛大喝著步步往前面逼去。廝殺一陣之後,燕軍位於前陣督戰的牙將孫鶴眼見前方陣列已有崩散之勢,他反應也是極快,又立刻號令三千騎兵從斜側迂迴殺出,從側翼衝擊王重師所部敵軍,以試圖致使對方步陣疲於應對,無法再如現在這般咄咄逼人。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劉知俊動了。
嗵嗵嗵的戰鼓聲如雷鳴一般,自軍寨當中響起,由劉知俊親自統領的開道軍騎眾又有數隊從寨內疾竄而出。這支騎軍所乘的,也是清一色高大雄駿的戰馬,坐騎上的勁甲披掛的騎兵一個個身形看起來也都格外的剽悍粗壯!
隨著戰鼓聲起,劉知俊拔出大劍,把鋒頭朝著前方敵軍騎眾的方向一指,大喝一聲,他麾下那些人馬盡皆勇壯的騎士也都抄起了諸般軍械,策馬先是緩緩輕馳,逐漸加快,直到提速到了極處,整個地皮都在震顫著,就聽隆隆馬蹄聲也在這片平原上驟然迴盪起來!
劉知俊統領開道軍騎兵以同樣一往無前的氣勢直撲了過去,沉重的戰馬響鼻聲連成一片,銳騎呼嘯而至,便如無數把銳利的尖刀惡狠狠的插進了燕軍的騎陣當中,沉悶的撞擊聲、淒厲的慘嚎聲霎時乍然沸騰。本來也較為善於馬戰的這一撥騎兵人數有限,便是比拼廝殺也難以抵擋劉知俊所部銳騎的衝鋒,就像田裡的莊稼那般被犁倒一片。
伴隨著刺刃剖開骨肉的悶響聲,劉知俊掄劍斬翻一名燕軍騎將,鮮血頓時從體腔噴濺出來。他瞪目又朝著北面瞧去,忽的又發了聲喊,率領這一大群騎兵並沒有朝著在前陣督戰的孫鶴那邊殺去,而是以排山倒海的聲勢,兵鋒所向,已然是北面的敵軍主陣!
這就是燕軍主將劉守文在這大半個時辰內所看到的景象,眼見敵軍騎眾驟然殺出,摧鋒破陣之勢真是勇不可擋。驚然瞧見那一撥銳騎又朝著自己這邊衝來,一股猛烈的殺氣似乎也撲面而來......
大事不好!
劉守文駭得面色煞白,按說曾隨著父親劉仁恭揮軍征討過北面犯境的小股契丹部族,他本以為自己深諳行軍打仗的本事。然而王重師統領步軍穩如泰山,劉知俊指揮馬軍所向無前,劉守文這才發覺自己久在盧龍、橫海兩鎮地界,不知山外有山,原來李天衢麾下猛將強兵,當真厲害到了這種程度!
再用不了多久,敵軍騎眾便要殺至自己面前,劉守文根本就沒有揮軍再撐下去,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要逃命。燕軍中陣的兵馬隨著主將轉身就望後逃,軍中大小軍官倉惶呼喊,就連後陣計程車卒也都緊趕著朝北面退去。
就連押陣督戰的劉守文都已逃了,那些被迫來到戰場上搏命的定霸都士卒受脅迫離開鄉里,本來便極度厭戰,又如何還肯枉自折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