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第101章 貿易策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1章 貿易策略 (1 / 3)

現在的喬致庸雖然披頭散髮,但看上去比原來的樣子要像人多了。

剪完頭髮以後,孫明就單獨把喬致庸拉到書房議事。

喬致庸以儒術指導商業經營。

“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是他的經商之道。

在聽了孫明講述居延城面臨的現狀、問題以及對他的期望之後。

喬致庸迅速開動腦筋,並且很快就想出了一個方案。

“主公,要想實現您心中以商養兵的目標,光靠吸引突厥人來這裡易貨是不夠的。”

“因為我們一方面需要用絲綢、茶葉、陶瓷、鐵器等東西吸引突厥人。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人來提供這些絲綢、茶葉、陶瓷和鐵器這些東西。”

“而居延城遠離中原,漢人輕易都不會踏足此地,要想吸引中原商賈來此貿易,就必須拿出一些能讓他們心動的東西。”

說到這裡,喬致庸頓了頓,然後笑著問孫明道:“主公,你知道居延城有三寶嗎?”

“你說的是......”

孫明若有所思地問道。

“居延城有三寶,分別是鹽、石炭、以及駿馬!”

說著,喬致庸就開始給孫明詳細介紹起來。

“石炭是冶煉和燒製陶瓷的重要原料,而駿馬更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但是相比石炭和駿馬,鹽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意義更加重大。一個老百姓可以不騎馬,也可以不用陶瓷,但他們不能沒有鹽啊!”

“居延城鹽礦豐富,光附近有吉蘭泰鹽場、察汗布魯克鹽池、雅布賴鹽池、以及屯鹽池等8處鹽池。”

“這些鹽場中的鹽因色澤不同而被分別稱為‘白鹽’、‘青鹽’、‘紅鹽’、‘黑鹽’等。”

“自漢代一來,這裡一直是華夏著名的產鹽區,許多突厥貴族也是因為把持了這裡的鹽礦才賺取了大量錢財,富得流油。”

孫明一聽,整個人立刻激動地站了起來。

在此之前。

他只知道這裡盛產煤礦和駿馬。

卻不知道原來這裡還產鹽。

怪不得那些突厥貴族們都喜歡聚集在這裡了。

孫明是穿越者,自然知道這三樣東西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

如果運作得當。

光憑這三樣東西,甚至就可以控制整個中原地區的經濟。

喬致庸給孫明講了很多他的計劃。

除了如何用低價精鹽、石炭來吸引突厥百姓以及中原商賈來居延城貿易以外。

他還戰略性地提出了一個想法。

就是利用低價精鹽,對整個中原地區實行傾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