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可以用錢到城內百姓手裡購買糧食酒肉,但這居延城畢竟只有十萬百姓,他們手裡也沒多少糧食。”
“長此以往,末將擔心居延城內糧草的價格會失去控制,而那十萬俘虜也會因為吃不飽肚子而再次鋌而走險......”
高順這話雖然說地溫婉,但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就是跟孫明索要錢糧。
其實這個問題孫明早就已經想過好多次了。
居延城不大,原本只有十萬百姓。
現在突然多出十二萬人,勢必會對這裡的方方面面產生很大影響。
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糧食問題。
居延城位於漠北草原,這裡的主食自然以畜牧業的牛羊肉以及乳製品為主。
這類主食的特點是產量不高,而且經常是牧民要每年尋找水草豐盛的地方放牧。
所以才導致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的生活。
因此在居延城內人口不多的時候還能勉強維持正常運作。
一旦人口暴增,城內的糧食供給必然會出現巨大的缺口。
進而引發出一系列的問題。
孫明為此也想過許多解決辦法。
比如從隴山河谷運糧。
雖然隴山河谷距離居延城只有五六百里遠。
但是這畢竟不是給幾百幾千人運糧,而是給十幾萬人運糧。
工程浩大,運送不易不說,而且路上還會產生大量的消耗。
所以這個方法既不經濟,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除此以外。
孫明還想到一個辦法。
就是透過貿易手段,吸引整個突厥草原上的百姓都來居延城做生意。
漠北草原雖然很大,但草原上各部落、族群之間卻很分散。
很多牧民手裡有多餘的羊毛、牛羊肉或者奶製品卻找不到買主。
而他們需要的鹽、茶葉、布帛、蔬菜等物資卻又找不到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