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因此可以打著自行修造的旗號,名正言順建立起來一套水力的加工作坊,採買製備石炭、硫磺、硝石諸物料,來掩護我自家的生產動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按照我的理想方案,長短槍都能空載兩三種口徑內最好,這樣標準化的大部隊線形和列隊射擊一種彈藥口徑和配比,專門提供精準打擊的獵兵隊另外一種彈藥口徑和配比,最多再增加一些偵查斥候和輕裝騎兵的快裝射的彈藥口徑和配比。
因為雷汞作為擊藥的穩定性不足和儲存不易,幾隻撞針後裝槍,還屬於實驗論證中。放在這裡試射的,還是傳統的遂原理,不過隨著結構簡化和材料加強,而進一步提高可靠和穩定性,然後對現有的火銃進行改造和換裝。
作為後裝槍的某種替代方案,孔吉吉小心翼翼搓著手,的從藤廂裡去處一隻看起來粗短許多,可特別是在後部特別臃腫的火槍來。
我仔細端詳了一番,不由微微一笑,又是這種似曾相識的既視感麼。
顯然,在我抱怨和指出,原本的胡椒瓶式手槍,笨重亢費的各種缺點之後,他有絞盡腦汁按照我的要求進行了另一番改良。
比如把胡椒瓶式手槍的多餘槍管給截掉,然後在掏空的後部,裝上旋轉式彈膛,一把原始的燧轉輪槍就誕生了。
因為是遂原理,沒有彈殼和底火作為子彈的整體封閉體,火藥氣體洩漏很明顯,臨時的解決辦法就是留下卡口,用手撥彈輪嵌入,也就是犧牲連度來提高精度和威力。
這樣轉輪手槍是不好用了,且依舊偏向笨重、後座強而不湊手,但是孔吉吉別出蹊徑,將槍身加固加粗延伸拉長,作為拉長擴充版的轉輪步槍就可以成型定製。
因為這也算是某種變通版的後裝槍,比起傳統的前裝單打燧槍,省掉了費時的前通條,又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只是彈輪的多裝填同樣麻煩和費事
於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解決方案和權宜之計是,只要由輔兵多帶幾個到十幾個彈輪備份,事先預先裝填部分彈輪,和戰地在安排剩餘人手進行輪流裝填,就可以保持一定的火力密度。
剩下的就是提高加工的精密度和材料的可靠性,以減少故障率和通用性,彈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遇到機構故障和瞎火率,直接可以手撥到下一,比起傳統單打燧槍的長槍管,更容易清理和裝填。
雖然在傳統槍械的科技樹中,屬於偏離主於的歪門邪道,但是對於這個同樣點歪火器科技樹的時空來說,還是具有相當長的過度價值。
按照這個時空的戰鬥頻率和節奏批次,能夠打出數百彈丸而不出故障,就算是一把合用的好槍了。
“能否按照這個模版,短期內先搞出幾百只來,”
我當即拍板道
“裝備我的親直隊和大多數士官們。就算貴一點也不是問題”
“幾百只,?”
臉上滿是設計後槍灰的孔吉吉,不由露出某種苦笑和無奈來。
“將主可知,我為了做出這一隻合用的……費了多少物料和工藝啊”
“這須得上好的天竺鐵和西夏鋼打造的啊”
“還是多虧是有了細小彈簧的工藝,不然連實物都不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