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來自joker這種姐夫的關心,只會讓這個傻白甜嚇得瑟瑟發抖,縮到她姐姐哈莉的背後,然後用看恐怖大魔王的動作偷窺他——就是那種看一眼就趕快移開,然後又再看一眼,反正絕不與人對視的樣子。
好在這種經歷只有一次,之後哈莉再也不提讓joker一起去看妹妹的事。
伊蓮娜和瑪格麗特很有緣分。
她們當初差不多同時轉到新澤西的帕蘭德學院當藝術生,有錢、沒有野心、心思單純、熱愛藝術這幾點上都很相似,先天上就沒有衝突。
伊蓮娜更溫和一點,瑪格麗特則是孩子氣,性格上也算互補。
十多年下來,兩人早已成為鐵桿閨蜜。
哈莉在外晃悠時,允許瑪格麗特信任的人員名單裡就有伊蓮娜——只有這個名單上的人,瑪格麗特才可以與對方單獨相處。
也是因此,伊蓮娜的生活一直很充實。
平均每週路克會來一兩天,然後瑪格麗特要分去兩三天,她自己單獨活動的時間也就一半左右。
偶爾伊蓮娜還會與路克出去野營採風,或者跟瑪格麗特去畫室、攝影室裡完成各種新創意,日子過得平靜又有趣。
事實上,大多數普通美國人的娛樂活動極度匱乏。
所謂的派對生物,假期露營等等,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大部分時間的枯燥無聊。
這是個號稱自由的國度,還有所謂的個人隱私,好朋友可以無話不談,但前提是朋友願意。
只要想想美國人成年後,父母一般也只需要逢年過節去看望一下。
爹媽都管不了孩子的人身自由,朋友憑什麼要求。
學校裡那些男孩兄弟會,女孩姐妹會為什麼受追捧?很多剛入校的學生寧願承受各種稀奇古怪的“入會考驗”,也要加入它們。
就是因為加入之後,這種團體的活動有一點強制參與的意思,比所謂的哥們、閨蜜的關係靠譜。
當然,一群人在一起也很容易找到樂子——起碼也能把彼此當樂子玩。
這也是美國學校裡的那些書呆子、怪胎老想混進這些小團體的一大原因。
相比之下,有錢人就要好很多。
饞他們錢的人會主動貼上來,能掏錢找人來一起玩,那就不是個事兒。
某種意義上來說,今晚的這個聚會就是一個成年升級版的“掏錢玩”派對。
最多是酒水從廉價啤酒飲料替換成更高檔的紅酒威士忌香檳,超市批發食品變成大廚團隊的作品,談論話題從追星變成了玩明星而已。
路克心思不著調地飄飛著,林賽大小姐已經笑吟吟地走來,很親暱地上前與他半抱了一下:“路克,很久沒見,看樣子你過的很不錯?”
路克隨口原話奉還:“林賽,你也更迷人了。”
“這話還是留給你的伊蓮娜吧。”林賽呵呵,對他的場面話完全沒當真。
開玩笑!身為鋼鐵直男的某人連她的私人邀請都沒回應過一次,再迷人跟他有什麼關係。
(注:番外標題的“終”,只是某個小劇情的“終”,你們要不要瘋狂撒花啊!還想不想看車車了!
順便再提醒一次,訂閱前看標題人名,沒興趣的就不用訂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