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看她小,她《三字經》早會背了,而且能通篇默寫。不過……”柳臻故意小聲說道,“她年紀還小,有些事就沒有告訴她,你切莫說漏嘴了。”
林壯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重重點頭:“管事的放心,我一定不會說漏嘴的。”
若是可以,他還能幫管事的將什麼都不懂的玲兒引上“正道”呢。
他的聲音有些大,柳臻豎起手指,示意他小聲一點,林壯瞭然地點頭。
放任兩個孩子在那背書,柳臻坐在椅子上看著牆角發呆。
不出意外,冷如心一定會同意她的意見,將城裡城外的孤兒都叫到一起。
巾幗館有不少空院子,倒是能安置。
只是他們現階段的衣食住行都讓巾幗館出資,確實有些為難。
主意是她提的,她該出些力氣才是。
有了!
柳臻笑起來,互通館在京城這麼久了,名氣雖有,但都算不上是好名氣,是時候收穫一點好名聲了。
而且,若能切實幫到巾幗館,幫到可憐的孩子們,也是互通館之福。
互通館可以給巾幗館送給孩子們的吃用,那禦寒之物便交由點妝閣了。
柳臻當即磨墨寫信,當然不可能臨時從點妝閣調動棉服了,這些可以先從互通館裡將點妝閣的貨調出來。
若是不夠,便現買一些,京裡那麼多成衣鋪子,每個鋪子買一點,應該就夠了。
只要都以點妝閣名義送去,再將理由說明,也不會有人過多苛責。
若是不滿,為何不自己做?光站著說話不知腰疼的人不必過多理會,都是酸言酸雨罷了。
衣食住行,已經解決三樣了。至於行,孩子們好不容易有了主動地方,有吃有穿,自然要在巾幗館好好待著,而且還有人看著他們,行的事便也迎刃而解。
若沒有人手充作看護,還是要從鏢局調派人手。一點一點滲入巾幗館諸項事宜,巾幗館定然不會有很強的排外之心。
日後木蘭院想與巾幗館合作,應該會容易很多。
對了,還有孩子們用的書。
書從哪裡來呢?
思來想去,柳臻覺得以木蘭院的名義送最合適。
同為女學,守望相助,也算一段佳話。
今日木蘭院主動與巾幗館示好,日後兩院學子也能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交流學術。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