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暘向來喜歡傳統文化,而且他週五晚上也沒什麼安排,看演出放鬆實在是很不錯的選擇,所以他很心動,“劉老師真把票給我?”
“當然啊,紀老師要是不要我就只能扔了。”
“好,我要了。多少錢,我給你轉賬。”
劉虹不在乎地擺擺手,“才幾個錢,紀老師別客氣。”
“那謝謝劉老師了。”
紀暘收下了兩張票,和劉虹道別,坐地鐵回了家。
到了家沒幾分鐘,他在地鐵上訂的外賣也到了。
他一邊吃外賣一邊刷微信朋友圈,大多數都是學術同僚們的學術生活分享,少部分是他來自其他領域的朋友的生活分享。他看到留在德國的讀博時的同事分享了在慕尼黑度假的照片,突然覺得在德國的那些日子,好像是發生在上輩子的事了。
回國也不過才幾個月而已。
落寞突然裹了紀暘的心,上了他的身。
懷念德國嗎?不見得,但他在德國度過了最青春年少的幾年,從最初的意氣風發到變成現在的心如死水。這七年,經歷了太多太多,以至於他看到和德國相關的一切,都很難不在心裡掀起一些風浪。
那便不看罷,省得想更多。
紀暘大拇指往上劃拉,開始閱讀更早時間的朋友圈,看到竺曉凡的狀態時,手指做了停留。
“週一,嗓子一捏就是錄!”
配圖是一板感冒藥和一隻錄音話筒的合照。
紀暘不覺皺起了眉:所以是真的著涼生病了?
他立即給竺曉凡發資訊:“感冒怎麼樣?”
此刻的竺曉凡,正含著喉片看週五要爭取的那個角色的原著推文。
原著有近四十萬字,他不可能在週五前看完,所以想了解原著裡主角的經歷和性格,從而在試音時配出這個角色應有的感覺,他只能透過推文這種速食來加快對角色的瞭解。
收到紀暘的資訊後,竺曉凡先是疑惑,接著恍然大悟,懊悔地拍了一下自己的手,“叫你欠,叫你欠!”
然後回複紀暘:紀老師是看到我的朋友圈所以來問問?
“嗯。”
“沒事,已經好得差不多。紀老師別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