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一切卻會被人載入史冊。
來日後人評論魏國,不是結束在魏憲帝那個昏君,朝堂腐敗中,還有過三年的魏明帝。
魏國在他手中,斷的不是屈辱,而是因為不忍心傷害這些百姓一分一毫。
軍旗重重倒下,四周都像是停滯了一般。
很快,顧潯就直接上前擒住了杜仲。
魏軍聽從如山令的號令,可是能夠號令如山令的魏國皇室後人選擇了頭像,失去了信仰的他們瞬間潰敗,被人控制。
周濤更是對杜仲大罵不堪,直罵杜仲乃是懦夫。
杜仲只是笑了笑。
他們效忠的不是他,他們只是塑造了一個虛假的忠誠,利用如山令,找尋自己開戰的理由,假裝自己是個忠臣,他們沉浸在自己的魏國世界裡。
殊不知,這北陽才是最後魏國應該存在的。
“為什麼?”顧潯看著身前的杜仲,十分不解。
杜仲笑了笑,“如今我可以說出真相,不過二殿下可否答應我一個要求。”
顧潯帶走了杜仲,兩萬魏軍在晉軍的面前,不過是以卵擊石,但是北陽城的百姓卻都忘不了杜仲主動砍斷了軍旗的那一幕。
顧潯回到墨城已是一個月後。
兩萬魏軍,有執意要復國的,也有想活的。
但是為首的幾個卻都是被斬殺,從杜仲口中,顧潯也知道了答案。
如山令的部署始終忠於魏桓帝,從杜仲拿到如山令之後,他們便時刻要求杜仲找機會復國。
既是杜仲有自己的打算,也無法向他們說,但若是不拿如山令,杜仲便得不到這批勢力的支援。
後來的一切就好比官府要在盜匪中安插細作,首先就要把自己變成盜匪一樣。
杜仲把自己變成了盜匪。
不僅如此,他還明白,朝中的那些貪官汙吏,不會因為他的不出現就不貪,也不會因為他的勸說就放棄,他們都是一群骨子裡註定會壞的人,但若是他們不貪,那銀子會如何?
會被先帝用以製造兵甲,購買軍糧,然後開戰。
與其看著事態一步一步的嚴重下去,杜仲不如自己做了那個頭領的人。
要貪,貪在自己眼下。
有多少銀子,也都歸自己。
壽康的銀子沒拿出來,他也不著急,那些都不是什麼乾淨的銀子,哪怕是現在得到了,也會被周濤他們用於收買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