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點頭,“下午還得去市場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東西?河蝦和小雜魚沒剩下多少,晚上可以加一個麻婆豆腐,一份就賣三毛,估計買的人也不會少。看看有沒有下酒的小菜?累了一天晚上應該有喝酒的。”安然想找找小龍蝦、螺絲、毛豆、花生之類的下酒菜。
安妃還惦記肥皂香皂毛巾等物,幹活的人她注意到了,穿的鞋基本上都是家裡做的,有不花錢的鞋估計很少有人買膠鞋穿。
三人把東西收進飯棚鎖了門出發去市場,安然與他們分開轉,買了些應季的水果,打聽到附近村鎮還有集市,臨近的港口處有魚貨市場,但要起大早,趕在船上岸過去。
這一點安然明白,想找小龍蝦或許在村鎮集市上能找到。與那夫妻碰面時,安然手裡多了一袋牛肉一袋花生米,這東西空間多,真沒必要花錢買去。
三人買了一板豆腐,批發了一箱子香皂,一箱子洗頭膏。二兩一瓶的小白酒,兩壇子米酒,一箱子最便宜的迎春、大生産、勤儉香煙,加上幾條大前門、玉溪、中華這種高檔煙。
安然讓夫妻倆先回去,她去附近村鎮看看住處,也是尋找一些便宜的貨源。
沒有三輪車她有腳踏車,問好了方向騎車就走,這裡的河道多,水資源豐富,小魚小蝦的最多,螺絲小龍蝦的不會少。
看看那邊孩子們不知道在河裡摸什麼?安然過去一看,桶裡已經有了幾條魚和幾只蟹,“你們這兒有小龍蝦嗎?”
“有啊,那東西多的是,又不能吃!”一個男孩道。
有就好,廣東人覺得小龍蝦是發物,吃的很少,不是不能吃。安然又問村子裡有人出租房子嗎?
孩子們都搖頭,“你要去問阿公。”
安然過來便換成粵語,雖然口音有些出入,但雙方能聽懂。進村找閑聊的阿婆阿公,“我想在村裡租一間屋子,阿婆有沒有?”
“你是哪裡人?租房幹什麼?”
“我老家四川人,和妹妹妹夫一起來打工。”
“四川人怎麼會說我們當地話?你騙人!”
“沒騙你阿婆,我是知青,我的一位知青朋友是汕頭人,與她學了幾年。”
老阿婆這才相信,“你個女娃仔聰明,話學的好。”老阿婆指著一座院子道“她家兒子去城裡了,我幫你問。還有一家沒人的,就是屋子有些破舊。”
安然忙道沒關系,破舊沒關系,她會花錢修修,老阿婆一聽停下想進院子的腳步,帶著安然去找村裡,說明安然的來意。
只是租房子,那座房子已經沒人了,村長帶著安然去看,房子的確很破,院子不小,屋瓦需要全換,還有窗戶門也要修,院牆倒是很好,大門破敗點。
“你要是看上一年就給一百吧!修房你們自己弄,不租了要給村裡。”老村長道。
“沒問題,只要我們不租了立馬走人,房子還是村裡的。”想在這裡住好必要的好處一定要給。
安然跟村裡簽了五年合同,留下五百塊錢讓村長找人幫著換一下屋瓦和修修門窗。這房子看著破,骨架結實,安然還是很看好的。
說完房子又問起小龍蝦的事,“我們打算收些賣,村裡人可以撈了賣給我們,一日先要三十斤,一斤一毛如何?”
“這事簡單,我讓他們去河溝下籠子就行,你要多少有多少。”村長一聽還有好事,一口應了。
“我們也收一些雞蛋,雞鴨也可以賣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