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點勝績的樸恩,全力進軍,全然忘了當初被海格痛揍的場景,他以為自己時來運轉,下一個一統草原的就是他了。
改朝換代的機遇來了,他必須把握住。
在兵臨北都城下後,蘇青給樸恩上了生動的一課。
耶律術、阿濟骨率一萬人馬,繞道攻取了樸部的老巢,將樸部的老弱婦孺屠殺的一乾二淨。
那些響應樸部叛亂的部落,也不好過,被耶律術、阿濟骨接連攻破屠戮。
訊息傳到樸恩的軍隊中,樸恩的軍隊瞬間大亂,所有人都懵了。
恰在此時,海格、坦斯率軍猛攻樸恩的大營,將士氣跌入谷底的樸恩一軍殺的落花流水。
樸恩也被海格生擒,送入北都內接受懲罰。
隨著樸恩的失敗,新朝廷在草原的威望和地位得到了穩固。
作為亞夫和攝政王的蘇青,權勢達到了巔峰。
北都裡,只有一個雷雷不服蘇青。
他認為蘇青身為一箇中原人,卻執掌北元的大權,此乃禍根,早晚會害的北元國破家亡。
因此他一直奔走,希望能打倒蘇青。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就是嫉妒蘇青,所以整天想著擊敗蘇青。
蘇青對雷雷的行為感到厭煩,卻沒有痛下殺手。
此舉為蘇青贏來了大度、寬容的好名聲。
這讓雷雷鬱悶的吐血,憑什麼好事都讓蘇青佔了,而他怎麼做都是錯?
在接到沙羅的求援後,蘇青當即決定增援蓬奧,幫助沙羅度過難關。
畢竟沙羅一滅,北元就岌岌可危了。
雖然北元還有十幾萬的兵馬,可如果漢軍傾巢出動,北元是沒有勝算的,最壞的打算就是逃往北海湖暫避鋒芒。
因此,無論如何,蘇青都要保住沙羅。
他命海格率領五萬騎兵,直接進入沙羅國境,暫時避免正面接觸漢軍,只騷擾漢軍的補給線,打亂漢軍的進攻節奏。
倘若漢軍仍然猛攻樓淄而不退,那就只能與漢軍死戰,總之沙羅不能亡。
喜歡朕法請大家收藏:()朕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