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沃什聽得頭痛,最後一甩衣袖,回後殿飲酒高歌去了。
以蓬奧為首的主戰派,最後以微弱優勢佔據了上風。
馬西狼狽的離開皇宮,命人收拾家當,準備逃離樓淄。
就憑沙羅的這點兵力,和漢軍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
馬西可不想在這場戰鬥中被無辜犧牲。
蓬奧下令集結全國所有的軍隊,並徵召各地的青壯參軍,最後拼湊出了三萬士兵,他們年紀最小的只有十歲,歲數最大的竟然有八十多歲。
軍隊士兵的質量參差不齊,連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是慘不忍睹,有人甚至連菜刀都拿出來了。
蓬奧一邊命人加固樓淄的城防,一邊命人向北元的蘇青求援。
沙羅和北元,現在是難兄難弟,唇亡齒寒的關係。
蘇青不會坐視漢軍滅了沙羅而不理,並且在軍事力量方面,北元仍有數量可觀的軍隊能夠作戰。
只要蘇青派兵侵擾關中,或者直接進入沙羅增援,他們都還是有機會擋住漢軍的。
北都。
新帝胡高,最近拜蘇青為亞夫,這讓執掌大權的蘇青,聲望大漲,在北元朝廷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動。
樸部的樸恩,在逃回樸部的駐紮地後,得知胡高已經繼位,蘇青還讓他的堂妹和侄子殉葬了。
氣的樸恩立刻舉起清君側的大旗,號召各部反抗蘇青,許多得知蒙烈死去而蠢蠢欲動的部落,迅速加入了樸恩的陣營。
這使得樸恩的軍隊從三萬人馬擴張到了七八萬人。
樸恩的鬧事,是對蘇青執政的一次重大考驗,倘若不能迅速鎮壓下去,蘇青、胡高等人組織的新朝廷就玩完了。
北元也將分崩瓦解。
因此,蘇青立刻下令,命坦斯為先鋒,率軍一萬,進攻樸恩,海格率五萬人馬緊隨其後。
坦斯遇到樸恩的軍隊,輕率冒進,被樸恩打的屁滾尿流,倉皇而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樸恩見狀,立刻率軍追殺,途中又遭遇了海格的大部隊。
海格立刻迎戰,結果也敗了。
海格只能率部撤退。
兩戰兩勝,樸恩和他的軍隊士氣大漲,叫囂要直撲北都,取蘇青的頭顱做夜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