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大前提下,東英海抽調了二十萬預備軍,由大將黑志澤統領,渡海前往濟城,協助李成金反擊魏軍。
東英海擺脫了財閥對他的約束,做起事來,更加果斷、凌厲,不必擔心為人掣肘,影響部署。
川芳聖向東英海表示臣服,願意為他效命。
東英海大度的放過川芳聖,仍讓她執掌虎蛇。
畢竟虎蛇的執行,川芳聖是最為熟悉,雲國的情況,川芳聖也最為了解。
既然決定要以雲國為戰場,和魏國爭鋒,川芳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川芳聖隨大軍一起,前往濟城,匯合李成金,商議反擊一事。
正打算撤軍的冉雲,得知武國插手,大吃一驚。
七國中,當屬魏與武最強。
自從武國人在舊楚吃了敗仗,聲威大不如從前,而成水華又一次取得了對沙羅的重創,名威大震,開始以霸主自稱。
曾經並列的武國,自然表示不服。
不光是武國人要來,趙國也要插一腳。
準確說,是和趙國分道揚鑣的聶家,他們要在趙國以外,開闢一塊屬於自己的領土。
擁有龐大騎兵,在草原上,是具有相當優勢的。
趙國與雲國交接的地方,屬於半草原,尤其是李成金佔據用來建國的地方,是雲國難得的寶地,因為臨近趙國,這裡經濟貿易繁華,往來商人頻繁,建設得當,大有可為。
石霖將這塊不屬於自己的地方賞賜給聶正邦做封地,用意極深,他要利用這塊骨頭,啃崩聶正邦的牙齒。
換作其他人,打死都不會同意這件事,偏偏聶正邦同意了。
三十萬騎兵,浩浩蕩蕩的奔入雲國。
昔日繁華的邊境城鎮,瞬間冷冷清清,得知戰爭將起,商人們全都嚇得跑光了。
聶正邦的目標很明確,直撲丹州。
丹州是距離趙國最近的大城,往來商人都以此為中轉站,經濟基礎良好,常住人口上萬,城池比較堅固,重新擴建一番,就可以作為他燕國的王都。
此時的丹州,混亂一片,隨著李成金的敗逃,這裡成了無主之城,只有一個縣令和幾十名衙役勉強維持治安。
冉雲無意在雲國東境多做停留,所以對攻佔這些城池不敢興趣,故而沒有染指。
聶正邦率領大軍入駐丹州,正式在此開府建衙,設立百官,稱燕王,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