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又有人查出林知夏乃是人販子的女兒,還是為了人販子父母把養母送進監獄的人,這件事才不了了之。
……
這些暫且不提,叢夏這次卻是從最開始,就斷了林知夏想要以追求“正義”的名義,追查當年事情的念頭。
林知夏即便想要追根究底,想要追查自己的生父生母,自己是為什麼被時林嵐二人收養的,也根本就是普通的個人行為,根本和什麼“正義”無關。
甚至,叢夏已經清清楚楚告訴了林知夏,她的至親是人販子,曾經綁架和傷害過她的兩位養母。可她的兩位養母仍舊好心的收養了她,供養她吃喝住行,供養她讀了大學,還給了她房子車子,讓她剛畢業,就已經在一線城市站穩了腳跟。
林知夏在明知至親與養母有深仇大恨的情況下,還想要追查所謂的真相,便有“忘恩負義”之嫌。
即便她心底懷疑些什麼,可養恩是真,養母與至親有仇也是真,她已經沒有了“大義”的名頭。
以及,劇情裡兩位養母和林叢夏下意識的保護林知夏,不想要讓林知夏知道的有關她的身世的事實,林知夏也不得不知道了。
林知夏,身上流著人販子的骯髒骨血。
她從此在知曉真相的叢夏面前,再也抬不起頭來,在不計前嫌養育了她的兩位養母面前,再也沒有了任何底氣。
即便是面對不知這些的人,以林知夏自小受到的教育,也會讓她下意識的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這是所有犯罪者必然付出的犯罪成本——犯罪者的家人會遭遇的社會歧視。
林知夏甚至以後都會活在恐懼之中,因為她的兩位養母知道這個真相,叢夏也知道這個真相,一旦她真的要將那件事情追查到底,那麼,叢夏她們會不會提前將她是人販子的後代的事情說出來?
因此林知夏在聽到叢夏毫不留情的揭穿她的身世時,才會那麼的恐懼,甚至倒打一耙,胡言亂語指責是兩位養母搶了她當人質之類的話。
然而事已至此,林知夏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就代表她對叢夏的話信了七成,知道自己極有可能真的是人販子的後代。
且叢夏還讓對一家人極其忠心的李嬸聽到了這些,叢夏不會將這些事情轉述,但李嬸聽了,又見到了林知夏的倒打一耙,震驚之後,果然就把她看到聽到的,全都告訴了林嵐和夏蘭蘭。
叢夏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大半。
原劇情裡,男女主當時其實並沒有找到林嵐和夏蘭蘭放火殺人的直接證據,他們找到的是另一樣證據,並透過這樣證據,在林叢夏自殺後,用言語逼迫林嵐說出了些承認放火的人是她的話;另一樣證據,就是夏蘭蘭從山裡帶出來的某樣東西,還有夏蘭蘭的一本密碼日記。
前一樣證據,叢夏不會死,林知夏和男主就拿不到林嵐激憤之下說出的那些承認殺人的證言;後面兩個證據,是林知夏透過夏蘭蘭的信任盜取的。之前林嵐和夏蘭蘭對林知夏多少還有些情分在,對林知夏不會太過設防,也根本想不到林知夏會追根究底的去查當年的事情,才不小心被林知夏盜取了證據。
可是,現在叢夏將當年可能發生過的事情一語道出,林知夏知道了真相,言語中還頗有些惱恨兩位養母的事情,都被李嬸看在眼中。而李嬸將這些事情告知了兩位媽媽,兩位媽媽又怎麼可能沒有動作?
她們原本就是劇情裡的大反派,甚至如果不是因為對林知夏的感情,林知夏壓根就拿不到那些證據;就算林知夏後來拿到了那些證據,如果不是她們放在心尖上寵愛著的林叢夏死了,她們也不會破罐破摔。
可即便是破罐破摔了,林知夏最後也沒落這個好就是了。
這廂叢夏既然猜測到了後續可能發生的事情,便也不再執著那些事情,而是打算再給自己添置些好東西。
嗯,她做了件“好事”,零花錢又都花光了,兩個媽媽一定會給她補零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