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對不住對不住,是我疏忽忘了這茬。
2英寸相當於咱們說的一寸五。3英寸跟二寸三相當,6英寸差不多是咱的四寸六。”
楊牧這麼一解釋,大夥才明白到底是多長。
“另外,豬鬃以顏色區分,價格品質亦有區別。
黑鬃品質不佳,白鬃較之質高。黃鬃鬃長而硬,彈力強,品質佳。
花鬃是家住黑白雜交所得,彈性較黑鬃質優。
明日,我會在場子大門前,張貼一張豬鬃種類標準價目表。有興趣的各位,屆時可以來看看。”
眾人心思頓時活絡起來,原本一文不值的東西,現在能換錢,任誰都想要試試能賺多少。
更有一些走村串戶做小生意的小販,思忖著若是明日裡看到收購價格合適,下次下鄉的時候,再加上一項收豬鬃。
平白增加了一項額外的進項,對於任家鎮上這些市井小民還是有莫大的吸引力。
不要小看了豬鬃這個不起眼的小玩意兒,這個時間線當中,世界的形式風起雲湧,列強彼此之間相互碰撞,一戰馬上就要爆發。
戰場上火炮逐漸佔據了主導作用,平時清理保養炮膛的時候,少不了豬鬃製成的毛刷。
很快,保養火炮計程車兵們就會發現,產地來自遙遠東方國度的豬鬃製作的毛刷,經久耐用,清理的效果也是槓槓滴。
至此開始國內出口到國際上的暢銷走俏產品,就又多了一項豬鬃。
二戰的時候,大漂亮國特意對國內的豬鬃大開方便之門,為了收購到一定的保有量,漂亮國的大使特意跟常申凱講了好幾次。
截止到二戰結束,國內抗戰發行的大量債券與外債,竟然全部靠著豬鬃完成了償還,之外還有幾千萬刀的盈餘。
可想而知,這玩意在國際市場到底有多走俏了。
楊牧打算以任家鎮為核心,向周圍的城鎮輻射開來,形成豬鬃的集散地。這樣他可以以十分低廉的價格收到品質不錯的豬鬃,經過漂洗除味之後,再按照相應的等級規格整理打包。
然後一次性運往海邊碼頭,由專門的洋行貨船驗貨交接。
半個月的時間,楊牧藉助上個世界在南市摸爬滾打的經驗,多方奔走,稍微費了一些力氣,就把與洋行的豬鬃交易敲定。
市場建立之後,穩定執行一段時間,一切走入了正規,楊牧作為甩手掌櫃,只是時不時的查查賬,對生意上的事情查漏補缺一番,就可以保證生意良好的運營。
這一個月以來,任家鎮所有人對楊牧的印象,從一個外來小子,變成了做事有眼光有膽識,穩重行事的有為好青年。
在場子裡面做事的,叫楊牧“楊老闆。”
街坊鄰居,和鎮上有頭有臉的人物,稱呼楊牧“楊先生”!
外面生意往來的買賣人,常稱呼楊牧為“楊老爺。”
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稱呼,楊牧只能笑笑。
這都跟楊牧施展出來的商業手段有關係,被他所折服。
任發原本對於年紀輕輕的楊牧,是看不上眼的,在他看來楊牧年級太小,沒經歷過做生意的坎坎道道,貿然行事非摔一個大跟頭不可。
結果事情的發展,出乎他的預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楊牧竟然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聽場子裡面的人說,楊牧可是把這些不值錢的東西,直接賣給洋行,換回來現大洋。
任家雖然搞不懂這其中的門道,但是明顯對楊牧上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