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手匍匐,在戰場上隨時可以藉助坑道,彈坑等低窪之處,進行躲避,或者以此構築單兵陣地。
對抗演練一開始,攻守雙方便給眾人帶來了不少驚喜。
“看來,高勇與汪波班組之間的對抗,最終要以高勇班獲勝而告終。”張大彪說道。
眾人沒有反駁,連李雲龍也沒有反駁,若有所思。
腦中在想若是他李雲龍面對這樣的攻擊,要怎麼才能守住陣地,明明知道敵人在眼皮子底下一點一點摸上來。
面對一直不停沒有中斷的火力,一露頭就得捱打。
頗有些無能為力,憋屈的意味。
人字頭的地形,不利於防守的左右兩翼攻擊在同一個層面上。
若是左右兩翼同時壓上,防守點位突出,只要火力不中斷,不論敵人有多少都難以露頭。
現在就要看左右兩翼,能不能抓住敵人突進到他們攻擊層面上之時,稍縱即逝的戰機。
副班長戰鬥意識還是跟不上全團選拔出來的骨幹汪波,一心只顧著正面戰場上的態勢,心急如焚,卻不知道該採取怎樣的措施。
身邊跟著他的戰士,只要一露頭,便被判定了陣亡。
直到最後,高勇帶著戰士將手榴彈丟進敵人的防守區域,攻下了第一道防線。
之後,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結束了最後的戰鬥。
首場攻守對抗演練結束之後,楊牧看著欲言又止的眾人,便沒有通知演練繼續,而是組織起總結會。
觀摩團的眾人,正有滿肚子的話不知道該怎麼說,楊牧的安排正合心意。
楊牧是此次演習的組織者,李雲龍讓他先說說自己的看法和總結。
“從首組攻防對抗演練上,我總結了一些東西,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個人認為,雙方都根據各自的地形情況,做出了合理的安排佈置。
高勇班組之所以能夠獲得勝利,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勇一開始就狙殺了對方的指揮官。
這相當於直接將對方的指揮體系終結大半,這一點相當致命。
此種情況,跟咱們團長在蒼雲嶺之戰中,硬是頂著敵人猛烈的火力往前推進一段距離,讓迫擊炮可以夠到坂田的指揮所,然後一炮幹掉。有異曲同工之妙。
直接動搖敵人的軍心,使得指揮一下子陷入混亂。團長抓住敵人混亂的時機,一戰功成!
根據這些情況,我建議,組成一支神槍手組成的小隊,專門在戰場上尋找機會,狙殺敵人的指揮官。
這樣的事例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西方的軍隊當中就有應用,我們現在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人家都用上專門帶光學瞄準鏡的狙擊槍了,咱們目前只能用彈道比較穩定,後坐力小,戰場上使用相對隱蔽的小鬼子三八大蓋,作為狙擊槍。
以後各部隊若是繳獲到帶瞄準鏡的步槍,我建議全部上繳團部,統一使用。
第二,就是高勇使用三三戰術戰法,明顯要比對方的班組熟練靈活。
也有可能是因為汪波提前‘陣亡’的緣故,才讓他的班組沒有發揮出來應有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