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諸葛亮三氣周瑜,差點氣得周瑜翹辮子,今杜甫和李白一唱一和,竟然將鼎鼎大名的臥龍先生也氣得噴血了。
唉,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啊!
神吶,救救我吧,千萬不要和這兩個人做隊友!
………………
十之後,李白、杜甫和元芳,離開了磁器口古鎮,繼續上路。
這段時間,杜甫竟然賺到了三千兩銀子,還陪著李白和元芳,將鎮上的美食都嚐了一遍。
因為生意太好的關係,張青原本是想極力挽留杜甫的,但他一想到總是白吃白喝且食量超大的李元芳,歌喉超爛但表現欲極強的李白,還是算了。
本經營,全靠熟客支援,虧不起啊!
蜀地的磁器口古鎮,美食還是挺多的。
譬如,當地的特色吃毛血旺,是磁器口名特三絕之一,將毛肚、血片、鱔魚、鴨血旺一起煮。
民間影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於沒到磁器口”的法,據只有在磁器口,才能吃到地道的毛血旺。
每個名菜品,都會有傳奇,毛血旺當然是窮人家發明。
相傳,很多年以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攤販張氏胖嫂,在雜碎湯裡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覺得越煮越嫩,味道更鮮。因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據,最早毛血旺是船工們的最愛,因為沒錢,吃不起肉,只好吃這種雜碎。
由於毛血旺麻辣鮮香,四味俱全,湯汁紅亮,味濃獨特,真的很好吃,慢慢的就流行開來,成了社會各階層膾炙人口的巴蜀名菜。
在古鎮有一種叫做千張皮的美食,製作非常講究。
先選上好的黃豆,再取深水井的水浸泡,在石磨上細磨成豆漿之後,再用細白布濾出漿汁;然後滾水下鍋,文火熬煮,不用膽水。
漿汁燒老,用細麻布鋪一層,濾一層,榨上一後,再一張一張的揭下來,千張由此而成。
又有軟燴千張,是將千張切為二分寬、寸長韭菜葉般的細絲,加上純鹼將千張絲燒開,撈在瓦罐內,用清水浸泡,去鹼至發白備用。
用化豬油炒,加肉湯燒開,加醬油、味精,加入肉絲,下鍋燴炒後,下韭黃炒轉,再下五錢化油,起鍋置於盤中,撒花椒麵,即成。
此菜入盤,一青二白,動筷柔韌不碎,進嘴細膩爽口,深受食客歡迎。
軟燴千張,成了磁器口古鎮的一塊招牌,享譽整個蜀地。這裡的千張,豆香縈繞舌尖,滋味綿長,猶如古鎮的故事一般,訴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