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農家子闖科舉> 第116章 本年的童生試,正式開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6章 本年的童生試,正式開始 (2 / 3)

在同一府內的各州縣,縣試都是統一定在同一天考試。

不過,縣試的考題,是當地縣令自主出題。

擺好筆墨,跟左右兩邊的考生對視了一眼的陸承安,等了一會,就看到文縣令進場了。

此刻,本年的童生試,正式開始。

很快,隨著文縣令的到來,舉著試題的衙役,開始表情嚴肅的全場走動起來。

而陸承安,也趕緊按照張夫子說的,在稿紙上記下考題。

縣試第一天,一般考的是四書文二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文不得超過700字。

字不多,但想要寫出一篇精彩的四書文,也絕非易事。

四書題又稱“頭題”或“首題”,從四書正文中出題。

看完題目,陸承安放下心來。

文縣令人不錯,沒有出什麼截搭題,而是很正規的四書題目。

甚至,其中一道題還是張夫子給陸承安題海戰術時出過的。

至於五言六韻試貼詩,則是以冬雪消融後的景色為題賦詩一首。

陸承安先是將自己寫過,精修後的四書題直接在考卷上寫完,接著,看向下一題。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這句話,源自《中庸》裡面的“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這句。

它表達了一個眾人理想中的君子形象,即,在處理事務時,不偏不倚,堅守中道。

既不傾向於任何一方,也不依賴於任何一方,始終保持獨立、中立、公允的態度。

這裡的“中立”,並不是指置身事外。

主要體現的是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能夠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做出符合正義和公平的判斷。

而“不倚”,則強調了君子在面對各種誘惑時,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隨波逐流,不妥協退讓。

“強哉矯”中的“強”,則是意味著堅強、剛毅。

“矯”在這裡,也並非矯正之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