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作為大明皇帝,作為天下之主,他認為加強文化建設,加強文人的思想建設,十分的有必要!
因為說到底,不管是治理天下,還是選拔人才。
朱祁鎮總不可能事事躬親,到頭來還是要依靠讀書人。
頓了一頓之後,朱祁鎮方才語重心長的說道:“朕給你們說這些,絕對不是想為難你們,你們都是清廉名士,在大明文壇上的地位,舉重如輕,更應該意識到自己身上擔任的重大責任。”
“朕也沒有絲毫不尊重聖人禮法的意思。”
“朕只是想說,聖人制定禮法,朝廷制定制度,都要既要講一講天理,也要講一講人情嘛。”
“那個謝遷不過就是仰慕柳如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才華,在那裡下了一盤棋,談了一首情而已。”
“話說回來,聖人不還說,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以才會友,這又何罪之有呢?”
“朕秉承聖人天理,也估計讀書的人情,准許了那些踏入青樓的考生參加殿試。”
“為何就流言飛起,這裡就堆了一疊進言奏摺?”
“你們都是飽讀聖賢之人,應該明曉事理才是,為何也如此的糊塗,一個個的跟著瞎起鬨?”
朱祁鎮回過頭來,凝眸望著趙衡臣等人。
經過皇帝的一番教導,趙衡臣此刻已經大徹大悟,大聲說道:“臣等對於聖賢的道理還學得不夠透徹,現在承蒙陛下教導,茅塞頓開。”
說完,趙衡臣便拱手道,建議道:“那謝遷只是以琴棋書畫涉及風花雪月,並沒有玷汙聖人禮法,更沒有違背朝廷制度。”
“微臣建議,按才錄取,將他定為探花郎。”
趙衡臣表態之後,他身後跪著的李維翰,以及十八個大學士皆是紛紛立刻附和:“臣等附議。”
見此,朱祁鎮方才微微一笑。
要讓這些清廉剛正之人,飽讀詩書之士,心悅誠服,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祁鎮沒有動用皇權壓人,但卻令他們由衷臣服,這不但讓他如釋重負,而且有一種滿足感。
……
第二日清晨,狀元樓。
雄雞一唱天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