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第106章 朱祁鎮以典治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6章 朱祁鎮以典治典 (1 / 3)

養心殿裡,趙衡臣只好硬著頭皮解釋完,朱祁鎮站了起來,說道:“來而不往非禮也。”

“既然如此,那朕也背誦幾段給你們這些儒學鴻士聽一聽。”

言罷,朱祁鎮走了下去,在趙衡臣等人面前來回踱步,接著朗誦道:“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現,搔首踟躕。這是詩經中《靜女》的第一段。”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這是詩經中《蒹葭》的一段。說的都是男女情愛之事。”

說到此處,朱祁鎮話鋒一轉,聲音變得無比威嚴。

“現在,朕想要和你們說的,只有一點!”

朱祁鎮道:“那就是如何去理解聖人的禮法。你們都是飽讀詩書之人,自然有十分深刻的獨到見解。”

“但朕的理解,概括起來,就只有兩個字。”

“——中庸!”

“何為中庸之道啊?”

“天能容萬物,地能載萬民,海能納百川,這就是中庸!”

“朕就想問一問你們,為何魏忠賢唱的鄉間小曲,你們先是情不自禁的拍手叫好,但隨即就要否認,就認為那是鄉間哩曲,下里巴人,從而心生反感,不分好壞的就要輕蔑鄙夷?”

“而詩經中的,同樣是講述同一種事情的小曲,你們不但一個個倒背如流,而且無不心生嚮往,就認為那是高山流水,要高人一等?”

“難道就因為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還是你們潛意識的就要黨同伐異,容不得其他?”

黨同伐異!

這是一句非常重的話!

雖然這些清流名士沒有結黨營私,給自己撈錢,但這種掌握著話語權,容不得其他人的文人風氣。

朱祁鎮認為,是應該好好整治一番。

要不然,後來的東林黨禍國殃民,同樣會在本朝出現。

而且本身這種文人相輕,認為贊同自己觀點的,就是好的,不贊同自己的觀點的,就是異類,就要排斥。

這種思想,可以說貽害無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