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平二年春正月,大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平二年春正月,大疫 (2 / 3)

但凡不佩戴者,當場杖十下。

再犯者,杖二十。

再三犯者,入獄,並罰家中出粟米一斗。

張燕不知道自己做的這個“簡易口罩”對病毒細菌的過濾效果有多少,但最起碼能防止飛沫傳播,比不戴肯定是要好的。

好在太平道在治病上算是有口皆碑,或者說算是專業對口。

太原郡的百姓也多多少少聽過張角三兄弟符水治百病的名頭,總體來講還算配合。

掀開草廬的簾子,張燕看了看裡面的情況,有十二張病床,左右各六張,對向而擺,都躺滿了病人。

每張病床旁還放置了一張矮桌,上面放著碗筷,還有一個木盆,木盆裡放著一條手巾。

草廬正中間是一張高圓桌,上面堆疊著數卷竹簡,筆墨硯臺皆依序排放。

張燕走到右側深處的病床前,床後倚靠的牆壁上,還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編號“一”和病人姓名。

張燕脫下布制手套。

先是探了探患者的額頭溫度,又撥開他的眼睛觀察眼白,接著低下頭去,仔細看了看病人的鼻腔附近是否有紅腫,還讓他伸出舌頭看看,最後檢視兩側耳朵是否有水泡紅斑之類的異樣。

過程中儘量減少自己和病人的直接接觸,包括面板直接接觸和衣物接觸。

大致得出一個結論後,便走到草廬正中央的桌案旁,準備找到編號為一,且名字對應的案卷。

每個案卷中間都夾著木製書籤,書籤尾部打孔,吊著一個小布片,上面寫著編號和病人姓名。

張燕只粗略一看,便找到了對應的竹簡。

抽出,攤開。

上面第一列,正清楚地寫著:“一床,病者阮青巖,男,年二十六……”

後面還寫了一大串文字,從他發病入住這裡開始,到昨日,每日的具體情況,服用藥物為何,飲食情況怎樣,每一次的記錄都有具體日期。

張燕在文字末尾,添上今日日期,記錄下自己剛才觀察病人面部五官的特點。

這也是張燕強制要求的,稱之為病歷,必須為每一個病人準備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