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很快來稟,說兩位少爺是去了紀家。
程紫玉又開始無語嘆氣。
紀家離得不遠,是做太湖水產的,程家和工坊每日吃的水產都由他家送,所以兩家走動很近。李純這幾年又迷上了釣魚,所以常跟著紀爺一道出太湖。
孩子們常去紀家,對垂釣沒興趣,可五歲的念北卻很喜歡那家三歲半的女兒小魚。
原因也簡單:第一次去紀家,小魚便捧來一大碟子他們從沒吃過的美味糕點。他們當時就喜歡上了那可愛懂事,像糕點一樣好看的小魚妹妹。
後來念北迴家跟紫玉說起那糕點就流口水,讓她找人去做。
程紫玉回他:小魚的娘是北方人,那手藝不一樣,江南廚子做不了。若他喜歡,下次她再帶念北去吃就是了……
從那開始,念北就掛念上了紀家和紀家小魚。
小魚妹妹長得像她娘,和米粉糰子一樣白淨,比自家安安好看多了。安安老是哭,可小魚妹妹從不,還懂事,還能幹。
她會帶著他和昀兒採菱角,拔蓮蓬,還教他們抓了蚯蚓去釣螃蟹。總之,每次和小魚在一起,是最開心放鬆的時候。
嗯,他和昀兒掐架時,小魚妹妹還總會拉架並數落他二人。那個叉腰的樣子,真是既可愛又懂事。
他覺得,小魚將來做媳婦倒是挺好的。不過他此刻還太小了,等長大了,他就娶小魚吧!
自打他有這個想法後,便對好客的紀家越來越滿意。
人都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小魚的娘好像挺喜歡他,每回一見他便要來抱……
男女授受不親,他可是要娶小魚的,那怎麼行?
每回他都只能在紀夫人伸開雙臂時,拉著小魚轉身就跑。真真是累。如何避開這個熱情的丈母孃,成了每回去紀家最大的難題。
而且,念北還發現了一件事。
娘吧,她和爹一樣,似乎很喜歡紀家呢!
有時候就連他去何家玩,回來娘都要數落他幾句,可只有每回去紀家,不管多晚,不管玩得多髒,娘從不多說一句。
他想去紀家時,娘也不攔著,反而還總讓他捎帶些東西去紀家。
怪哉,怪哉,娘這麼默許他去紀家找小魚,是因為也認同小魚做媳婦嗎?所以每回不讓自己空手去,就是為了幫自己討好將來的丈母孃?
娘真是……有心了。
不過,有一次他在紀家跟小魚爬樹摘桃,瞧見娘和紀夫人手挽手散步時,他才知原來娘和紀夫人感情那麼好……
紀夫人是娘以前的朋友嗎?
念北突然覺得心頭一塊大石放了下來。
如此,他與小魚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既有一起長大的情分,還有大人們的親密情分,以後他去提親時,小魚娘哪怕不願也不好意思拒絕吧?
……
程紫玉此刻一聽那孩子又去了紀家,便知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既然南巡很快將至,她得做的準備也多了起來,派人去王家何家和別院分別傳過話,又叫來了管事吩咐找出七年前南巡的準備單子來後,李純也回來了。
“娘!娘你回來了?安安和爹爹也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