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妹妹是偶像> 九四五 斯塔文.貝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九四五 斯塔文.貝爾 (1 / 2)

想到“對賭協議”這個套路時,程曉羽腦子裡轉了無數個圈,要說這部電影一定會大賣?他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況且獅門的發行能力並不算強,他也不能拿真金白銀去打勝算是個未知數的仗,對他來說,好萊塢的第一戰也是隻能勝不能敗,於是程曉羽裝作認慫,說道:“我只是這樣想想而已,托馬斯先生.......”

托馬斯一直認定程曉羽不可能產生這樣的2b想法,笑著說道:“我只能說您這是十分明智的......如果您有賣斷的打算,可以聯絡我,我想我跟我們老闆說說好話,他應該願意出個六百萬.....要知道六百萬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很少有獨立電影賣到這個價錢.......”

對於一般幾十萬到兩三百萬的小成本獨立電影來說,六百萬確是是一個不錯的數字了,可以說托馬斯還是有一定誠意的。

但程曉羽只是搖了搖頭說道:“六百萬?這點錢還不夠我在比弗利山莊買一個泳池......”實際上這部電影的投資也不止六百萬美金,賣這個價,程曉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不過就算獅門願意出到一千萬、兩千萬也遠遠達不到程曉羽的要求,他來好萊塢,可不是為了賺這點小錢的。

托馬斯聽到程曉羽有些誇張的不屑語句,並沒有反唇相譏,只是不置可否的說道:“那就祝您好運了!程先生......”美國人總是會對有錢人報以足夠的尊敬,即使在他心裡認為對方不過是笑話,但有錢人有任性的權利。

程曉羽道了謝,就招呼一臉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溫斯頓朝外走去,背後還傳來一陣陣潮水般的議論聲,這叫溫斯頓覺得臉色發燒,有些莫名的尷尬,他悄悄的偷看程曉羽,卻發現他神色一點異樣都沒有,彷彿剛才什麼挫折都沒有經歷過。

拿著電影dvd的溫斯頓不知道這個年輕的老闆哪裡來的勇氣,要在發行公司虎口奪食,他提出的要求剛才坐在一邊的自己聽的都有些膽戰心驚,害怕他們被人直接趕出去,就實在太丟臉了,然而居然在對方願意出價六百萬都不想和對方談一談......實在不明白這個年輕的老闆是怎麼想的......可溫斯頓也不敢問,畢竟他覺得自己實在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程曉羽的神態也沒有過度的焦急,雖然歷經幾天,各種各樣的冷嘲熱諷,說這部電影“低階”、“庸俗”、“侮辱好萊塢電影”,但他只是平靜的對待一切......因為他們說的一點都沒有錯,這部電影確是是這樣的......他現在需要一個能看好這部影片的伯樂......

上了車,程曉羽也沒有多想對溫斯頓說道:“告訴我環球影業往哪裡走,我們直接去環球影業.......”這是他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並不是一時興起。

溫斯頓繫好安全帶有些詫異的說道:“老闆,我們不是給環球打過電話,被他們拒絕了嗎?”

程曉羽心有成竹的說道:“我想我們得有誠意一點,親自上門推銷自己.......”其實程曉羽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幹票大的,和發行公司簽訂對賭協議,但既然要搞大事,獅門的發行能力程曉羽就有點瞧不上了,不如找好萊塢發行能力最強的八大影業實際上是六大)。

而程曉羽選擇“環球”也是經過慎重思考的,這家公司一向對新人比較寬容,這幾年,環球影業也沒有什麼特別出名的“爆款”電影,不像迪士尼有《怪物工廠》系列、華納兄弟有《鋼鐵俠》系列,索尼有《蜘蛛奇俠》系列。

這讓“環球影業”在整個好萊塢當中都顯得相當平凡。這也導致了在過去的很多年的好萊塢六大製片廠的競賽中,環球影業的成績總算不上非常好,一直在中游的位置徘徊著。

雖然和其他好萊塢大製片廠相比,環球影業表現不那麼亮眼,但是這並不妨礙環球影業是一家每年票房利潤過億美元、估值超過百億美元的電影公司,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那幾家之一,之所以能沒有爆款電影還能屹立不倒,全靠強悍的發行能力,能夠將小成本電影賣到上億美金,這是程曉羽直接選擇去“環球影業”的原因。

說起來環球的崛起和一個人還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那就是凱瑟琳的外公斯塔文.貝爾。

整個三十年代,環球影業生產了大量低成本影片,其中大多是西部片、音樂片、恐怖片和滑稽片。雖然成本不高,但是票房都還不錯,這也是環球影業能夠在好萊塢立身的根本。

到了四十年代中期,環球影業經歷了一系列的併購案件,然後一改之前小成本電影的策略,開始拍攝一些像《前程遠大》和《哈姆雷特》這樣的大片。

不過這樣的策略並不成功。到了四十年代末期,當時的總裁高茲被趕出了環球影業,小成本影片重新成為環球影業的重點。一些經典的恐怖片系列紛紛迴歸,肥皂劇也獲得了不小的成功。看上去環球影業似乎就會沿著這樣的道路一直不溫不火地發展下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在1967年,斯塔文貝爾出現了,當時的斯塔文.貝爾只有21歲,連大學都還沒有畢業。那一年他獲得了環球影業的一個實習機會,從此便開始了和環球影業長達四十多年的不解之緣。

他在得到了一萬美金的獎學金之後,花了十天時間,拍攝了《六十六號》這部電影,立刻斯塔文.貝爾就獲得了環球影業製作部負責人西德尼.辛博格的青睞,於是和環球影業簽訂了九年的合同。

在前面八年中,斯塔文.貝爾勤勤懇懇辛辛苦苦地為環球影業拍攝了一系列的電視劇和電影,不過這些電視劇和電影並不出彩。

而在八年後的1976年,也是斯塔文.貝爾和環球影業還有最後一年的合約時,斯塔文.貝爾和環球影業震驚了世界。

這部震驚了世界的電影就是《鯊口逃生》。在當時,用模型拍攝出來的鯊魚成了好萊塢最早的特效技術,而《鯊口逃生》所開創的驚悚片模式也被整個好萊塢所效仿。

而對於環球影業來說更重要的也許還是票房,那一年《鯊口逃生》的全球票房達到了驚人4.9億美元,併為整個北美電影市場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檔期——暑期檔。在《鯊口逃生》之前,電影市場上根本沒有暑期檔這個概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