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張銘煌和顧阡羽兄妹都完全沒有想到,這世上,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居然有那麼、那麼多!
正月十二那天,不但瓷街茶樓被圍得水洩不通,完全沒法做生意,而且整個縣城裡也是人滿為患!
路上隨便拉個人問問,全是來應招的農人
顧玉喬和寧殊也是當天才去縣城的,才走到隔壁的彩霞村附近,就看見路上行人特別多。
她覺得奇怪,特意停下來,攔住一位看起來很和善的大娘問:“大娘,你們村怎麼這麼多人出門啊,這是要去哪裡?”
大娘笑呵呵的,“哎呀,小姑娘竟不知道,縣城今天有大好事啊!”
“什麼好事?”顧玉喬愣愣的,縣城有什麼大事,她竟一點風聲也沒有?
沒想到那大娘說:“前幾天官差老爺來貼了招子,說那瓷街茶樓招人,一個月月錢最低的都有五百文呢!”
顧玉喬緩緩地瞪大了眼睛,看了看前面行人如織的情形,又看了看大娘身邊,儼然一家老少十來口人全部出動的樣子,艱難問道:“你們,全都是去應招的?”
“是呀是呀,這等好事,咱們當然要全家出動!”
這這情形是不止這大娘一家,是整個村的人都出動了吧?
顧玉喬被驚呆了,久久不能回神。
“姑娘,我不跟你多說了,”那大娘熱心道:“你也趕緊趕路,去試試吧,這多大的好事啊!”
說著,大娘就要跑起來。
顧玉喬嘴角抽了抽,忙拉住她,“不好意思啊大娘,我再多問一句,那你們家裡人,都有些什麼本事?”
“嗨,咱莊稼人哪有什麼本事?最大的本事就是種地啊,不過沒事,咱們都是勤快人,什麼活兒都能幹,沒準家裡就能有人被東家相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