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天龍配鳳> 第十七紀、少康復國 第二章 益啟奪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紀、少康復國 第二章 益啟奪夏 (1 / 2)

大禹死後,夏後啟有心篡位,他就廢除禪位制,取代夏禹甄選的法定繼承人伯益,自己登上了夏王寶座。夏啟此舉的結果,是公然將個公天下私自變成了家天下。

於是,傳續幾代的“禪讓制”被父襲子承的“世襲制”所代替,中國的歷史便由原始社會一步踏入了奴隸制社會。從此,中國第一個正規王朝——“夏朝”誕生了。

再說剛登上王位的夏後啟初登寶座自我感覺良好,沒想到忽然那伯益就帶人打上門來,將個“陽翟(音:笛)城”圍了個水洩不通,這可急壞了夏後啟。

夏啟不敢相信,這堂堂這一國之君竟也坐不穩當,自己一下子就成了人家的甕中之鱉。夏啟真是慌了手腳,趕緊吩咐下去,倉忙召集大臣上朝議事。此時,大臣們也才下朝不久,大家聽到召喚這便趕緊返回朝堂。

夏啟憤慨地道:“各位賢臣,孤先前將那王位讓與伯益,伯益卻虛偽不受。如今孤剛剛承即這天子之位,不想那伯益卻又陰奉陽為,他倒也聒不知恥陷孤於不義。現在,那伯益卻帶了人馬聚在陽翟城下反我大夏,這便如何是好?”

這時,來自東夷部落的眷氏,也是夏啟的妃嬪眷夫人之父道:“大王,臣以為,咱們當今之際就是緊閉城門,再研究一套可行的對策,趕緊將城內的輕壯男女組織起來,組成一支臨時隊伍進行反擊。”

夏啟道:“愛臣此法可行,不過要由誰來統帥軍隊呢?”

眷氏道:“大王,最好是由您親自率軍作戰,才能鼓舞人心,更可使勝利在望。”

夏啟有些犯難,他道:“不妥,孤先前只跟父王學習過行政管理,除此之外孤即不懂軍事,也不擅長指揮軍隊,想必這調兵遣將之事也實難得心應手。這可如何是好?”

此時,那眷氏再道:“大王,臣以為,這剛建立起來的政權尚不穩固,咱目前也實力欠缺。咱若在尚未準備好的情況下,硬著頭皮應戰伯益大軍,勢必有些吃力。因此,咱們需要軍民配合加強防衛,靜守城池,也便尋得喘息機會與那伯益一決雌雄。”

夏啟道:“各位賢臣,大家誰還有何高見?都不妨說來聽聽。”

這時夏禹原來的部下,來自“有夏氏”部落內部,也是夏啟的妃嬪徐妃之父道:“大王,眷氏此言有理,不過,咱們也要趕緊組織隊伍,積極在城內操練人馬,都城一旦被攻破,咱也好有效還擊。不論如何,咱都不能坐以待斃呀!”

夏啟道:“兩位賢臣之見,孤已准許,現在大家就分頭下去動員民眾吧。不過兵部的臣將先留下來,孤要向你們領教一些軍事要領,往後也好參與配合大家的行動,以防國之不測。”

伯益大軍來勢洶洶,他們見夏啟龜縮在城內閉門不出,他們就將都城圍了個水洩不通,而且他們還每天在城外搖旗吶喊。夏啟才不管這些,他抓緊時間帶領軍民日夜操練,以爭取早日抵抗伯益大軍。

城裡的民眾無法出城,就只能緊衣縮食坐吃山空。不到一個月功夫,城裡的食物水源都緊缺起來。有些人餓死了,有些人生病了,很多人得不到救治也只能活活等死。

夏後啟眼睜睜看著堅守都城的民眾飢餓而亡,他著實心疼,再也無法容忍百姓們就這樣無辜死去。夏啟見都城守不住了,他又跟大臣們商量。

有人道:“大王,我們好不容易堅守這麼長時間,不能盲目出城啊!出城不是上策。城開之後,城池可能轉瞬即破啊。”

有人道:“大王,現在城內的食物水源都枯竭了,我們這樣坐以待斃更不是辦法,或許出城還有一條生路。”

夏啟道:“如此以來,我們出城也是死,守城也是死,就只能背水一戰了。”

夏啟說完,他只好命人開啟城門,親自帶領將士們衝出城去,與伯益大軍廝殺起來。

伯益早盼著都城軍民不攻自破這天的到來,他們見城門開啟,大軍就如餓狼撲食一般衝了過來。雙方一交手,夏啟隊伍明顯不敵伯益大軍,他們很快便被打得七零八落。

夏啟見無力挽回敗勢局面,就帶領隊伍想突出重圍,伯益哪容得夏啟在眼皮底下逃脫,他就緊跟其後追殺不止。姒啟的隊伍最終還是全軍覆沒,伯益這便一鼓作氣佔領了都城。

姒啟見大勢已去,就單騎飛馬衝出一條血路落荒而逃。伯益哪肯放過他,他追著姒啟就是一陣狂殺,最終一鞭將姒啟打下馬來。

伯益沒想到姒啟如此不堪,自己輕而易舉便擒獲了姒啟。於是,伯益直接將姒啟押至大牢囚禁起來。戰後,伯益先放過城中倖存的百姓,他又將城中擁護姒啟的大臣全部驅逐出城。

這時,伯益帶領的東夷部落和有扈氏部落都駐進城來。然後,伯益挑起了自己的大旗,將大夏據為己有,於是,伯益在東夷部落和有扈氏為首的配合下,廢除了姒啟的王位,順利登上了夏王寶座。

伯益登上王位後,除了東夷和有扈兩大部落佔主力之外,擁護他的部落也是少之又少。因為大家還在暗中擁護姒啟,仍喜歡姒啟來回做他們的君主。伯益見人心叵測,他就對這部分人進行強行管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