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峻字破嶽,今年不到三十,卻已是晉陽城中小有名氣的將領,與侯車騎那位公子不分上下。其出身名門,祖父殷不害曾為南陳司農卿,叔父殷僧首為秘書丞,堂兄殷嶠以學行見長尤工尺牘,頗有些才名。
大業天子一心打壓世家,最終導致遼東大敗自己遷居江都。明眼人都看出亂世將起,殷嶠也不例外。舉家投在唐國公門下,只待李家舉事做個從龍重臣。
與晉陽許多世家子一樣,殷嶠親近的主公也是李家嫡長子李建成。殷峻能成為校尉,亦是李建成保舉的緣故。
殷家子弟皆是上馬擊賊下馬草詔文武雙全的人物,不過終究有所偏重。殷嶠長於文墨,殷峻則長於武藝。雖說靠著李建成保舉得為校尉,但是上任不久便靠著自己一身武藝滿腹韜略成功壓服部下。其不貪財帛體恤軍將,天長日久將士自然歸心,殷峻麾下兵馬於整個晉陽數萬精銳之中,也算得上能戰。
李世民帶兵入馬邑,李建成特選精兵強將扈從,特選殷峻為將,便是看重他一身兵法武藝。不管王仁恭如何行事,足以保住二弟不失。李世民之所以敢輕騎入善陽,也是相信殷峻領兵坐鎮平陽,足以保證歸路。
平陽守軍兵力與河東軍馬相若,主將何叡乃是馬邑鷹擊郎將何歡族弟,雖也是世代將門,但是在馬邑名氣不彰。即便真得火併起來,殷峻也足以頡頏。
然而此時,平陽衙署之內,殷峻及麾下軍將咬牙切齒怒目而視,卻對對面的何叡無可奈何。在何叡身前,是數十名環甲持兵的彪形大漢,在窗外、門首更有幾十張強弓硬弩對著自己一行。自殷峻以降,河東眾軍將身上均未曾攜帶兵刃,縱然何等英雄了得的人物,此時也只能束手就擒。
殷峻心內暗自悔恨。自李世民離開後,自己初時亦是小心謹慎,生怕王仁恭動手。但何叡實在太會做人,不但對河東兵馬的錢糧供給及時,自己更是隔三岔五便來拜望。交談之下又發現何叡雖是將門子弟,自身才具卻極為平庸,不拘武藝、將略一無所長,為人更是膽小如鼠。最擅長的便是逢迎拍馬攀扯交情,再不就是飲酒談玄,和晉陽城裡那班靠著家世出身混日子的世家子弟並無區別。
殷峻在晉陽時這等人見得多了,也不覺得奇怪。因此未免放鬆了戒備,不但自己與之飲酒酬酢,部下軍將也都跟著來蹭酒食。不想今日陰溝翻船,竟然被對方所算。
自己從一開始就中了對手的驕兵計,被拿也是情理中事無話可說。殷峻只是想不通,何叡為何早不動手晚不動手,偏這個時候下手行事?
何叡面帶冷笑:“你家李二郎膽量未免太大,真以為有唐國公這麼個老子,就能為所欲為,別人就不敢碰他?實話告訴你們,王郡公已經下了殺令,李世民得人頭我們馬邑收下了。還有善陽那位馬王爺,區區一個馬販子也敢摻合到這等事裡,一樣難逃一死!至於你們,就乖乖等著郡公發落吧。”
殷峻心頭一驚,沒想到何叡居然連自己和善陽豪強“馬王爺”杜三郎的交往都知道,看來確實是被這廝矇蔽了。雖然論及兵力,自己並不在對方之下,但是人無頭不走,沒了自己這些軍將,那兩千餘軍兵毫無作用,何叡只消帶兵把營房包圍,他們就只能乖乖投降。
自己這些人生死是小,李世民的安危是大。如果他真被王仁恭所殺,唐國公到底是要攻打長安,還是會兵進馬邑?自己兄長又該怎麼交待?但願老天保佑,李世民平安無事,千萬不要有失!
盛唐風華最新章節地址:
盛唐風華全文閱讀地址:/123693/
盛唐風華txt下載地址:
盛唐風華手機閱讀:/123693/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逢(三))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盛唐風華》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