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人沒什麼事做不出來,他說的話自己不該相信。
至於當年舊事真相為何,自己慢慢查訪也就是了,事有事在總能查個水落石出。
心中拿定了主意,徐樂只覺得周身無比輕鬆,對李世民得言語也沒有正面答覆,只是笑了笑:“二郎過獎了。
主公已經稱帝,那些想要靠一刀一槍搏取前程得好漢必會前往投奔。
這天下如此多的豪傑供主公驅策,徐樂區區一人又算得了什麼。”
“那些人捆在一起,也不及樂郎君!”
李世民打斷徐樂的話:“對某而言,樂郎君既是我大唐擎天玉柱,也是我的手足親人。
若是我的親人遇險,某必然不顧性命前往營救。
人若是連生死都可以不顧,其他就更不必提起。
其實這次也不光是我要來,九娘也鬧著要來接應於你。
自從大人登基開始,九娘便要我帶著她來東南接你回去,生怕楊廣一怒之下對你不利。
我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才把她安撫住,不過這船上隨行的家將扈從到有半數是九娘手下,就連給你們治傷的郎中,也是九娘門下之人。
這郎中手段厲害,尤其是常年在邊地行醫最善調治外傷。
只是為人性子古怪,輕易不肯為人效力。
若不是九娘對他有大恩,他也不會歸順李家為我所用。”
說到這裡李世民頓了頓,又笑道:“只不過九娘這性子哪裡都好,就是一點不好,不像個女兒家,反倒是像極了少年郎。
比起來還是我那位表妹更像名門貴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等回了長安之後,要讓九娘與她多親近親近,向人家好好學學,免得將來嫁不出去。”
徐樂微微一笑:“此話讓九娘聽到,少不得要去嫂夫人那裡告你一狀,到時候有你好受。”
兩人說笑幾句,隨後轉入正題。
楊廣一死天下必然大亂,兩人或是李唐親貴或是朝中大將,自然要為社稷的前途考慮。
徐樂是親眼見過驍果戰力之人,對這些人的手段以及心思最為清楚。
他的看法和劉文靜基本一致,宇文化及登基之後,肯定要往關中打。
既是為了討好那些支援他取代楊廣的世家豪門,也是要安撫這些北地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