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盛唐風華> 第六百零九章 南行(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九章 南行(六) (1 / 2)

覆巢之下無完卵。

未曾經歷變故時,人們對這句話未必相信。不管是基於僥倖心還是限於見識,總有人認為自己能在天災人禍中倖免,甚至藉機富貴。直到大難臨頭,才發現自己的運氣本領並不如想象中那般好,這些水手也不例外。

平日裡都在水上討飯吃自然要求個好口彩,誰也不敢亂說船隻傾覆或是起火之類的笑話。不過在心裡他們大多曾想過,萬一遇到船難或是水匪又該怎麼辦?其中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命數好,必然可以逢凶化吉。再說憑著自己一身本事,不管是泅水還是藏到無人角落,總可以逃過一劫。再不行便靠著船大堅固闖過去,想來世間不可能有哪路水賊擁有攔住這條大船的能力,只要自己不顧一切地逃跑就肯定能逃掉。

由於不曾和悍匪交過手更不曾遭遇過災禍,他們並不覺得自己的想法有錯,直到此時此刻他們才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何等荒唐。拍竿設計之初目的固然是對船不對人,操作轆轤計程車兵也沒想著以水手為目標。

可是那兩塊數百斤的巨石體積何等龐大,起落之間就像是兩團烏雲從天而降,這些水手根本沒地方逃。它也不需要刻意瞄準,只要隨著轆轤起降,每次從空中落下,在砸碎船板的同時,都能帶走幾條性命。

水手的慘叫聲、求救聲已經響徹水面。巨石成了所有水手的夢靨,眼看著那鮮血淋漓的巨石從空中落下,絕望的水手除了閉目等死根本想不出其他辦法。

一聲轟響,木屑飛濺,當巨石被絞起之後,原先的甲板已經變成了一個大窟窿,那名水手徹底沒了蹤跡,彷彿從不曾在世間存在過。只是巨石底部多了些血以及毛髮,才能證明之前確實有這麼一個人待在那裡。

一個手腳利落的水手僥倖從兩塊巨石的縫隙中躥出,隨後不管不顧地向一旁衝,準備直接跳入水中逃生。可是就在他剛剛來到船舷之時,只覺得背心一陣劇痛傳來,隨後整個人就沒了力氣,身體不受控制地跌入水中。血色浮於水面,隨即被河水沖淡,藉著落日夕陽隱約可見其背後多出了半截箭桿。

在五牙戰船頂端的指揮塔上,二十名持弓射士早已搭箭於弦引弓待發。只要有水手試圖跳水逃生或是朝戰船衝去,就難逃利箭索命的結果。那裹黑袍的戰將兩眼緊盯著商船不放,不管是水手的慘狀還是商船損壞情況,他並不在意。身為世家部曲頭目,自然要按照主家命令列事。從一開始他在意的就只有此行目標:徐樂和他的伴當。

這名為謝用之的男子乃是謝家的家生奴,其父是謝傢俬兵頭目,他自出生之日便註定是謝家奴僕。比起他的老子,謝用之無疑更為出色。他的力氣更大,手腳更利索,也更加不要命。第一次為主家廝殺時乃是和另一位大人物麾下的部曲火併,起因據說是爭奪山林又或是一批戰馬的歸屬。

真實原因他到現在都沒搞清楚,只知道那場廝殺結束之後不久,兩位勢不兩立的大人物便結了親成了莫逆之交,至於在那場廝殺中死去的父親以及差點喪命的自己,對家主來說不過是些小小的損失算不得什麼,不值得因此傷了世家顏面。

那次廝殺讓謝用之失去了至親,身上也留下了幾處傷疤。不過在那次廝殺中,他親手砍下了三顆人頭,其中一顆還屬於他的殺父仇人也就是敵對人馬的頭目。對於已經衰落的江左謝家來說,這等悍勇家將足以引起重視。在謝用之傷好之後,家主不惜親身前往與其相見,足足說了三句話賞了一匹絹才離開,對於這些奴僕部曲來說,已是天大的面子。

不光賞賜了財貨,這位善於馭下的家主還給謝用之起了這麼一個名字。據說這等名字乃是當年那些獨當一面能殺善戰的名將才有,賞給謝用之這等僕役,乃是天大的面子。從那以後,謝用之便把自己算做謝家的心腹嫡系,處處為主家著想,臨陣時更是不惜性命為主家衝鋒陷陣折衝禦侮。

如今他不光是娶了一個謝家侍女為妻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兒女,更是擁有了這艘五牙戰船的指揮權以及成為這支人馬的真正頭領。

謝用之不曾讀過書自然不懂得太多道理,只是聽家主講過什麼榮損與共之類的話。大抵就是說,既然做了謝家家生奴僕,命數便與謝家綁在一處,只有家主過上好日子,自己才能有前程。是以為家主賣命就是為自己賣命,背叛家主便是背叛所有人豬狗不如。

他也知道曾經顯赫一時的謝家已經大不如前,曾經輝煌的家業連同成千上萬的部曲十不存一,自己這支人馬乃是謝家部曲中最為精銳的一支,也可看做最後的家底。可是這所謂的精銳連一條五牙舟都賽不滿,還得和強盜合作聯手做些沒本錢勾當。再這麼下去,等到自己兒子長大成人,怕是就沒法從謝家得到照拂,沒地方去尋庇護。

固然大隋建立之後,朝廷開了科舉,允許寒門考本領謀出身,可是謝用之從不認為自己能走這條路。老爹在世的時候就不止一次說過,這個天下乃是由世家和百姓組成,世家掌握一切,百姓依附世家而活。

家主也講過,自己生在謝家乃是造化,至少有人承擔衣食住行不用為生計奔走。若是離開謝家,馬上就會凍餓而死。所謂科舉云云,都是朝廷騙人把戲,萬不可相信。家主對自己恩重如山,所說言語自然不假。再說自家幾代為謝家效勞,自己更是得了主家賜名,又豈能在主家落魄時棄他而去?至於家主是好是壞,是否值得追隨,振興謝家家業於自己有什麼好處,就不在謝用之考慮之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