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盛唐風華>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雄都(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雄都(九) (1 / 2)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尋“盛唐風華 熱門(”查詢最新章節!

晉陽大軍,臨時行營之內。

李淵敢於舉旗造反,除了自己北地世家之首的身份,最大的憑仗便是麾下河東六府鷹揚。憑藉著晉陽城中大筆財貨糧草,李淵將原本每年四十五天應役的鷹揚兵變為常備兵,各以軍將統屬,操練有時訓練有素,行軍紮營自有章法,不必主將操勞也能安排得井井有條。然則各地前來投奔的兵馬,卻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其中大多數人未曾受過軍法部勒,臨陣時靠著血勇或是以財貨激勵,倒是可以衝陣廝殺。平日則無法無天隊伍散漫,全然沒有軍伍模樣。隨著這等兵馬越來越多,把那些本來紀律嚴明的晉陽兵馬也帶得日漸散漫。

以李家父子及部下帶兵之能,只消有一段時間以軍令約束再行操演戰陣,這些盜匪也能成為合格軍伍。縱然趕不上本部兵將,起碼行軍紮營時,都能像個模樣。李淵收容這些烏合之眾,固然是存著千金買馬骨的心思,也是想著用不了多久就能讓這些人馬轉化為合格戰力,征戰天下以為前驅乃是絕好的送死人選。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陰世師丟了長安滿城六十萬百姓過來,讓李淵措手不及進退失措。受制於當下的傳令手段以及法令、人事等限制,如此龐大規模的百姓,不管是誰應付起來都不是易事。

楊廣可以視百姓為豬狗,把他們的命不當回事,實在管理不了就大肆殺戮減少負擔。李淵以仁厚聞名天下,若是採取楊廣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勢必名聲盡毀。與楊家爭天下,手上就先少了重要籌碼。是以不管怎麼艱難,他都得捏著鼻子把人留下,不但不能對百姓下毒手,還得好生安撫,供應膳食,儘自己所能讓老百姓過得舒坦。

這些百姓不比官兵,未曾受過戰陣操練,就算是想為李淵效力也不知該怎樣做起。反倒是每天都要製造出許多麻煩,光是安撫百姓處理雜務就讓李淵殫精竭慮,哪還能分神他顧操練人馬?也只好由著這幫散兵遊勇安逸下去。

過於龐大的兵勢本身就是一種災難,如果以如此龐大的數量直抵長安城下,最大的可能就是連陣型都展不開。因此晉陽大軍被迫分路而行,以李建成、李世民兩兄弟率領一萬人馬為前鋒直撲長安,餘者沿途佈陣次第而行,百姓被安頓於最後,李淵親統大軍坐鎮安撫民心。

百姓自從被趕出長安,就成了驚弓之鳥,生怕李淵也把他們丟下,動輒嚎啕大哭,再不就是臥轍攔路。只有看到唐國公纛旗,才能讓他們心安不至於鬧事。何況這幾十萬百姓中廣有婦孺,不少軍將兵士看著年輕女子就兩眼放光。若不是李淵親自坐鎮,誰又能鎮住這班廝殺漢?

李淵為防不測,把那些新附盜賊全都安排到前面去,讓他們遠離百姓,同樣也遠離自己的視線。這些盜匪沒了人管束,也就越發懈怠。又自恃兵多將廣,隋軍不敢出陣,營盤搭建得鬆散,怕是一衝即垮。幾個老兵眼見天色終於放晴,便溜出來靠著寨牆曬日頭閒聊。

“都說唐國公仁厚,依我看也是稀鬆平常。咱們放著逍遙日子不過,投奔他圖的啥?還不就是吃香喝辣,且不說看著那些小娘不許我們碰,這幾日連飽飯都沒得吃了。口糧越發越少,怕不是要把人餓死。餓著肚子哪來的氣力,又怎麼打仗麼?”

“是啊。都說晉陽有米山面山,幾輩子也吃不完。結果都是騙人的麼。再這樣下去,就和山上的日子一樣了。”

“我看還不如在山上的時候。”那第一個老兵說道:“在山上的時候哪有這許多事情麼?大家提著腦袋過日子,圖的就是快活。哪有人管天管地?依我看就是頭領上當了,才帶咱們來過苦日子。”

另一名老兵道:“話也不能這麼說。這幾十萬張嘴不好養活,便是真有米山面山怕也吃完了。只要開啟了長安,還不是要啥有啥。想發財想吃飽,就早點打進去。”

“打?拿啥打?餓著肚子打仗那不是送死?你們沒聽說麼?前幾天下大雨水都漲了,糧道被水沖斷有糧運不過來。又有那麼多老百姓要吃飯,怕是再過一兩天就得斷糧了。”

“斷糧?”

幾個軍兵面面相覷,臉色都有些變化。自古來吃糧當兵天經地義,若是主將沒有糧草撥發,便是再怎麼忠心的兵士也不肯為之效死。何況這些人本就是為名利而投奔,若是當真絕了糧,誰還肯為李淵賣命?不管他家室怎樣顯赫,名聲又是多好,和自己又有什麼相干?

一個老兵道:“這……不至於吧?李家家大業大,都說是鐵打的富貴,還能少了咱們這幫當兵的飯吃?”

另一個老兵小聲嘟囔道:“我不管他啥家業富貴,反正就是一句話,沒有糧吃,休想讓我拼命……”

“軍心果然已渙散至此?”軍帳內,李淵眉頭深鎖面色凝重,神情比起當日與魚俱羅交鋒時更為嚴肅。天下人提起李淵多知其“仁厚”、“鈍重”不計其他。實則作為有心爭霸天下的雄主,又豈會真是個迂腐君子?

這些年間他結交天下世家,又在洛陽、長安廣置耳目打探訊息,對自軍內部更不可能不聞不問。各路附庸兵馬營地內,皆有其安插的耳目哨探,以監視這些兵馬動靜。既要防範他們拉隊伍逃散,更要防範其中有隋軍奸細裡應外合。軍中種種議論,都逃不過他的手眼。

然則不管他手段何等高明,都無法憑空變出錢糧。作為軍伍起家的世家門閥,李淵當然知道糧草的重要。糧為軍中膽,若是當真糧草斷絕,別說這些附庸人馬,就是自己晉陽精銳也照樣會一鬨而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