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盛唐風華> 第五百六十五章 雄都(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六十五章 雄都(八) (1 / 2)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尋“盛唐風華 熱門(”查詢最新章節!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縱然此番關中大雨來得反常,但總歸不會一直那麼下去。雨勢一如大隋國勢由盛轉衰,零星雨點落下擋不住人,自晉陽出發的龐大車隊終於自林中走上馳道艱難前行。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兩軍交鋒錢糧為重。將兵之人都明白糧為軍中根本的道理,衝鋒陷陣折衝禦侮的猛將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糧草支應,任你是鐵打的好漢,用不了三五天也餓得沒了氣力。

李淵並非不知兵之人,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積蓄糧草,為謀奪天下做準備。昔日大業天子徵遼東,人馬皆給百日糧,又給排甲、槍槊並衣資、戎具、火幕,人別三石已上,重莫能勝致。下令軍中:遺棄米粟者斬!士卒皆於幕下掘坑埋之。

這等愚行李淵自不肯為,是以前軍所攜輜重有限,主要輜重都自晉陽府庫支應,靠著水運之便,把糧草運往前軍。留守晉陽文武頭等要務,就是保障前敵糧草無匱。倘若前線軍中斷炊,不管李淵怎樣仁厚,都免不了大開殺戒。

承運糧草的差事並不易承付,與前敵廝殺相比,也容易不到哪去。光是徵發民夫排程人手,保證把糧食儘可能運到前方,不浪費運力也不至於損耗太多糧米,就不是尋常軍將能幹的差事。

當兵的多是直性子,提刀廝殺乃是家常便飯,籌劃排程非其所長。把這些事擺在他們面前,就足以讓這些軍漢頭大如鬥,更別說讓他們想辦法排程解決,那就更是強人所難。所幸李淵名聲在外,北地豪傑紛紛來投,這其中藏龍臥虎,自然也少不了能勝任這等差事的幹才。此次負責承運糧草的軍將柳臣就是其中之一。

柳臣貌不驚人藝不出眾,與晉陽城中一干虎狼之士相比,不論馬術騎射還是耍矛舞槊都拿不出手。但是他一手能寫會算的本事,外加那份細心,以及排程統籌之能卻少有人及。乃至於一向看不起寒門子弟的劉文靜也對其讚不絕口,加上柳臣自己長袖善舞懂得逢迎上官,未過多久便被劉文靜收納為私人,隨後又舉薦於李建成。此番李建成特意把柳臣留在晉陽為李元吉效力,便是借重他的才幹,以保證軍食供應無缺。

柳臣的表現也不負眾望,前線那許多兵馬每日所用不貲,在柳臣排程下安排得井井有條,未曾鬧出半點亂子也不曾耽誤時辰。李元吉素來好武,對於柳臣的本領未曾放在眼裡,但是沒人攪擾自己練武射獵總是好事。因此便把所有的差事都扔給柳臣,自己跑去逍遙,

柳臣出身寒門,祖上乃是開酒樓營生,自己從小就幫著跑堂幫工,因此學了這身本事。兵荒馬亂酒樓自然開不下去,柳臣也不想一輩子只當個小小掌櫃,來晉陽投軍,就是希望搏個富貴回去,這等大好機會自然不會放過。差事雖重但是不曾叫苦,反倒是拿出渾身解數,把運糧之事處理得乾淨利落。

李家這些年積攢的人望以及李淵自己的仁厚名聲並非無用之物,同樣是徵發夫子運輸糧草,晉陽百姓異常踴躍,根本不用官兵提著鞭子繩索下鄉捉人,就有的是人前來應募。幹活之時也不需要皮鞭棍棒敲打,就自願賣命效力。有這等好百姓,再加上柳臣確有手段,若是按部就班的承運,柳臣相信一切都會非常順利。前線兵將不至於餓肚子,自己也可以嶄露頭角在唐國公面前留下名姓,日後求個造化。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李淵軍令突至,於前線糧草需求陡然提升數倍。這一道命令如同天降悶棍,把柳臣打得頭昏眼花,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且不說晉陽糧草並非無窮無盡,以這等數字轉運用不了多久晉陽糧食就會消耗一空,只說這要求的數字,已經超過運力。畢竟晉陽的民夫、車仗乃至牲畜都有限,怎麼可能想運多少就運多少。何況天降大雨道路難行,能維持住平日的運力已經不易,連翻幾倍誰受得了?

直到他從傳令軍將口中得知內情,才把一肚子怨懟之語嚥了回去。這事能怪誰?若不是陰世師心思歹毒,把幾十萬百姓丟給晉陽,唐國公也不必出此下策。亂世之中人心叵測,天下豪傑雖多,肯拿出軍糧養活一群百姓的卻沒有幾個。再想想在家鄉所見官府催逼租庸,乃至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也毫無憐憫之心的情形,就越發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主公。至於軍令,也只好硬著頭皮完成。

畜力不足就向民間借,人力不足就只好徵發,總是軍令難違,於晉陽子民有對不住的地方也只好日後補報。

靠著李家名號以及晉陽兵威,這些事總可以辦到,真正的難處卻是從出了晉陽才開始。李淵縱然如何仁厚,也不可能濫用錢糧厚養無用之人。百姓不比軍兵,即便是承運糧草的夫子,亦不能以戰兵相待。

刻薄如王仁恭者,視夫子為草芥,行糧自備,竊軍糧立斬,若是無糧餓死只算活該,再去抓其他夫子就是。李淵素有仁名,也不過是每日供夫子幾碗稀粥以保證人不至於餓死,於此亂世之中,便是少有的仁主。

人每天吃不上幾兩糧食,做事便沒有氣力,再如何願為唐國公效死,也是力不從心。況且多日暴雨道路多有損毀,也讓隊伍行進變得困難重重。軍兵顧不上愛惜畜力,揮舞著皮鞭,把拉車牲口打得陣陣哀鳴,車軲轆在塌陷的地面上艱難前進。不時有車輪陷到泥濘之中,牲口再怎麼賣命也拉拽不動,柳臣只好自己帶著軍兵跑過去,或推或拉把車從泥坑中推出來。

柳臣已經分不清臉上到底是雨水還是汗水,只記得自己反覆用力的擦拭,卻是越擦越多。自己也知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可是除此以外卻是再也沒有辦法可想。要怪就怪這場雨來得太不是時候,關中、山西都降下暴雨,這是少有之事。更想不到有人會用出驅民出城這種損陰喪德的辦法,否則唐國公那邊也不至於如此急著要糧。

只要這次的糧食運到,過幾日雨過天晴道路乾涸,這條路就好走了。至於眼下,這點辛苦倒是算不了什麼,真正讓自己擔心的事還是另一樁。只盼著老天開眼,千萬別讓自己的擔心成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