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郡郡治晉陽城。
夜色中,這座北方雄城如一頭巨獸,雄踞在晉水北岸,懸甕山東側。
春秋時候晉國大夫趙簡子家臣董狐建城在此,此地從此就為河東之地腹心所在,輻射掌控太原盆地,坐鎮表裡山河。西可渡河威脅關中,南下則是虎視中原盆地,北則越過太行八陘扼河北之地側翼,正在北中國取居高臨下,高屋建瓴之勢。
千年以降,晉陽城始終是北中國的中心之一,歷朝歷代,為爭奪這要害之地,不知道多少支強軍在此拼死廝殺,不知道多少英雄豪傑在此或成就一生功業,或就此折戟沉沙。
而晉陽城也歷代增建,終成雄都大邑景象。特別在大隋立國以來,兩代天子都在晉陽城大興土木,先是開皇天子擴建北魏權臣高歡所建的晉陽宮,然後到了大業天子,又在晉陽宮外增建城牆,再將晉陽宮城牆和晉陽城城牆連成一氣,所費人力物力,不可勝機,在楊玄感叛亂之際,將擴建晉陽城列位大業天子罪狀之一,與東征高麗,開鑿大運河並列。
而大業天子本意,就是除了國都長安之外,還將洛陽,江都,晉陽,作為將來不時巡幸的行宮,以此四都為根本,統御整個大隋帝國。
晉陽宮擴建完畢之後,糧秣資財兵刃甲冑源源不斷的輸送過來,並在晉陽新設六軍鷹揚府以為拱衛。
但雄城雖就,國勢日非,大業天子黯然奔走江都。臨行之前只能向世家大族屈服。以唐國公李淵為太原郡留守,晉陽宮監,執掌著足以震懾北中國,兩代大隋天子積攢下來的家底。
大業天子實在指望,這位開國八柱國之一,在賦予如此權勢地位之後,能與楊氏同休慼。如果不能,最好也是這是門閥世家,自己在北中國捉對死掐,而其領驍果軍在還忠心的臣子輔佐之下,靜觀中原風雲,等待將來機會。
且大業天子也儘可能的做了人事佈置,牽制這些執掌大權的門閥世家,如在馬邑郡,牽制王仁恭的,就是劉武周。而在太原郡,牽制唐國公李淵的,就是大業天子一手提拔起來的晉陽宮副監裴寂,還有晉陽令劉文靜——要知道劉文靜父親是當年開皇天子心腹,為開皇天子戰死之後,楊家兩代,一直對劉文靜青眼有加,幾乎就是心腹家臣子弟的身份,年紀輕輕,就提拔到晉陽令這等要緊的位置!
但唐國公李淵實在是家世太厚,名望太高,故舊太多。在被壓制了這些年後,一旦有實際名位,執掌一方大權,在大業天子去往江都之後,就如龍歸大海,再也無法複製!
裴寂劉文靜這等起牽制作用的大臣,紛紛投效,劉文靜甚而為唐國公大業,不辭辛勞的親身奔走雲中邊塞之地。這座雄城,這座花費大隋無數民脂民膏建立起來的晉陽宮,此時此刻,已經姓李了。
~~~~~~~~~~~~~~~~~~~~~~~~~~~~~~~~~~~~~~~~~~~~~~~~~~~~~~~~~~~~~
晉陽宮承露臺上,月明星稀,清光鋪地,青石鋪就的地面,月光有若水光一般,在輕輕波動。
一名身形挺拔的青年,正按劍站在承露臺上,抬首望著頭頂如冰盤一般的月亮。
承露臺是晉陽宮最高的所在,拔於平地有十丈之高,在這青年腳下,就是晉陽城的十萬居民,是太原郡的三大鷹揚府兩萬精銳戰士,是河東之地的表裡河山,是整個分崩離析,等待新主人的大隋天下。
可這未來一切,都是父親的,都是自己兄長的。
這青年和徐樂差不多年紀,只是略大一兩歲的模樣,濃眉方面,正是隴西李家的典型面貌,唇下頜下,已經微微留了一點短髯。和徐樂那清俊英秀的模樣大異其趣。
這青年叫做李世民,正是唐國公李淵的二兒子,被世人許為英武之表,過於儕輩。
當別的世家子弟,還在長安洛陽飛鷹走狗,坐享父祖之輩餘蔭之際,才十六歲的他,就曾追隨大將雲定興,從軍去救援被困雁門的大業天子。不知道多少人誇讚,李家這千里駒雄姿奮發,將來必定光大門楣。
但現在李世民卻站在承露臺上,鬱鬱寡歡。
原因無他,李淵的長子,終究是他的兄長李建成。
大隋天下分崩離析,群雄奮起,十餘年前還雄吞海內的帝國,變成了這般衰弱模樣。縱然李世民自小抱有澄清天下之志,也從來不憚於冒險犯難,輕臨鋒鏑。可當父親舉兵在即的時候,父親還是將最大的信任,交給了兄長。
太原郡三大鷹揚府,李淵親領其二。而另一鷹揚府,則交給了兄長李建成。這就是說,一旦舉兵,自己只能跟隨父親,最多起著拾遺補缺的作用,而真正定鼎詡讚的功績,只是自己兄長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