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一百零八章 高階精製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八章 高階精製茶 (1 / 2)

在製茶間,農廬在給農天一講解精製茶。

農廬說,經過萎凋、發酵、殺青、揉捻、乾燥等製造工序(不發酵茶略前二項,後發酵茶在揉捻後增加渥堆後製成茶,稱為“初製茶”。這樣的茶品質並不穩定,不能就此推向市面,否則放一段時間後容易變質,這變質不是說喝了會壞肚子,而是其欣賞價值會降低。所以初製茶必須再經過精製的過程,茶才算完全製成。

農廬抿口茶說道:這有三種狀況:

高階茶的精製:高階茶是指人工採摘,這樣的茶製成後,除篩掉細末撿掉粗片,以及葉茶類的枝葉分離外,最重要的是放幾天以後的再幹,也就是前面曾說的覆火,芽茶類用低溫乾燥,葉茶類可用高溫乾燥,但也以90℃為上限。

普及型茶葉的精製:這類茶初制完成後,必須經過篩分(篩分成粗、中、細不同的外形大小、剪下(將太粗的葉片剪成所需的規格、拔梗(挑掉茶枝、整形(使外觀更加規格化、風選(將細末粗片吹掉、覆火(再一次乾燥等過程。

後發酵茶的精製:後發酵茶分成渥堆乾燥以後散形與再經緊壓的塊狀茶,這些茶的精製是指陳放。這些茶若只是粗製完成,其欣賞價值不高,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陳放,一般是指五年、八年,二十、三十年,茶質才提升至另一境界。

農天一接著說:那陳放要在乾燥陰涼無雜味的地方,是自然地陳放在空氣中,需要包裝、防塵、防潮,但要透氣。增加溫度溼度可以增快陳放效果,但成品的品質低劣。

農廬點頭稱是。

農廬接著說:茶到了精製之後,己是品,可以包裝上市了,但為了使茶更加多樣化,可以拿來做些加工。加工可分成燻花、焙火、摻和、陳放等四個方式加以敘述。

燻花。茶有個特性,就是很會吸收別的氣味,如在油漆的地方,茶快會有油漆味。那麼茶人就利用它的這種特性,讓它吸收我們喜歡的花香,如將茉莉花與之拌在一起,它就會吸收茉莉花的香而成茉莉花茶,將桂花與之拌在一起,它就會吸收桂花的香而成桂花茶……

花是要新鮮的花,因為幹了的花是不香的。但拌以新鮮的花,茶葉不是會受潮嗎?所以在燻過花後還要再幹一次。那花幹要不要篩掉呢?依花幹是否尚有效用而定,如茉莉花幹已無滋味上的效用,可以篩掉,留一些在茶內只是點綴一下而已。

桂花則不一樣,乾燥過的桂花尚有滋味上的效用,所以桂花茶是不篩掉桂花乾的,而且沖泡時還要將桂花幹平均摻入一些。燻多久呢?八小時左右,即燻只是將花與茶依一定比例(如百分之二十拌在一起而已,並未加熱,但花與茶與拌在一起後會發熱,太熱時還要翻拌一下使其散熱(謂之通花。

農天一明白了:燻花有人寫成窨花,花茶也有人叫作香片。

燻花是可以多次進行的,因為如果只是燻一次,香氣並未入裡,沖泡一次、二次後就沒有花香了。改善之道可以再熏製一次,也就是在再幹後,重新拌入另一批新鮮的花朵,再重複製作一次,這樣製成的茶就稱為雙燻花茶,如果還嫌不夠,還可以再重複熏製一次,那就是三燻花茶了。

農廬加重語氣說道:你要記住了,我們在喝茶時,只是藉花襯托茶味而已,所以製茶老師父會提醒:“七分茶,三分花”。

農天一點頭。

什麼茶配什麼花有沒有一定準則?沒有,但一般人會考慮相不相配的問題,如茉莉花與桂花,比較起來茉莉花較年輕,桂花較成熟,所以我們會用清茶或綠茶燻茉莉花,用天心岩綠或毛尖燻桂花。

農廬說,再就是焙火。如果我們想讓製成的茶有股火香,感覺得比較溫暖一點,可拿來用火烘焙。焙火輕重也會造成不同的風味,焙火輕者喝來感覺比較生,重者喝來感覺比較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