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左右為難,如何膽敢進去稟報,索性硬氣一把,“小人奉命行事,請大人莫要為難小人。大人若是並無欺壓良善,戕害百姓一事,自然無虞,何必四處苦求。”
校尉說這話的時候,看守大門的其他校尉這時聞聽得動靜,也紛紛來此。若是在錦衣衛大門前讓人把錦衣衛的人給打了,日後錦衣衛乾脆扒了這身衣服,莫要在京城橫行了。
孫千戶見得對方人多,底氣稍遜,不過口舌還是不饒人,畢竟官位差距在這裡,自己又是外戚出身,道:“本官平日積善行德,積下的陰德不知道足夠享受幾輩子的,還容得你這奴才來質疑。”
過足了嘴癮,孫千戶就此離開,那小校尉看著他遠去,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之前說出那番話真是讓人膽戰心驚。
其他校尉感慨道:“這都是今天來的第三個嘍,我看吶,再過幾日就連那些個公侯自己都要親自來了。”
“哪有這麼嚴重?”
“這新官上任三把火還講究三把火呢。陛下登基之初給天下人減稅,結果底下這些人橫徵暴斂的橫徵暴斂,要不就是延誤國事,袖手清談。國庫空虛,官吏的俸祿都發放不出來,還不得要這幫人出錢。”
“那出錢總比被抄家的好吧!”
“這可不好說,一些人吶仗著自個兒身份尊貴,陛下也動不得他,想要不出銀錢混過去呢。”
……
底層校尉都知道的事情,北京城上上下下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所有人都在等一個出頭鳥出來。要讓權貴豪族們交錢,哪裡有這麼簡單,他們寧願把錢藏在地窖裡面,任其生鏽腐爛也不願意拿出來賑濟百姓,鋪路修橋之類。
很可惜,朱見濟沒有等來出頭鳥。之後一個月裡,全國上下的權貴豪族,所有人哪怕是象徵性地,也交了些錢出來,或是出了幾百石糧食,並沒有一毛不拔,朱見濟連個動手的藉口也找不到。
問他們為什麼不交更多的錢,他們用長子成婚,族人眾多,先考喪葬等事情推辭。朱見濟不可能專門設定一個制度出來,說家產多少之人必須交多少錢,徵收財產稅,那樣就和漢武帝實行算緡令一樣了,不可能實現的。
全國上上下下,各個富室之家都出了錢糧,一家固然不多,但是積少成多,最後還是非常客觀的,也有數十萬兩之多。
到這一步,朝廷的財政危機其實已經緩解了,朱見濟自然再也不提遷徙富戶充實皇陵一事。對於那些康慨解囊的大族,朱見濟一一贈與牌匾褒揚,而那些以各種理由推辭不給的大族,朱見濟自然也沒有忘記,日後這個賬且慢慢算。
喜歡景泰太子請大家收藏:()景泰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