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窩點被搗毀,或許還有些殘餘,但是大部被剿滅,慶功的訊息便第一時間傳達到朱見濟這邊。
朱見濟一覺醒來,就看到這個好訊息,心情瞬間舒暢開來,著人將這個好訊息儘快送去紫禁城。
不過,傳到朱見濟案桌上的訊息有三種不同的渠道,第一個是王義派遣一個親信孩子送來的;第二個是皇陵守衛林沐遣人送來的;最後一個是朱見濟派駐過去的東宮侍衛送來的訊息。
三種不同的渠道,所以朱見濟得到的訊息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其實側重點都不同。
王義送回來的訊息根本不曾提及他們半路上險些火併這事,重點提及了自己帶領先鋒人馬襲殺賊酋,而後一舉破敵。只是在末尾說了一句天色昏暗有誤傷平民事,請求朱見濟降罪。
林沐送來的訊息倒是提及了中途險些火併這事,但是側重點在於指責王義先行動手,險些逼反眾人。之後又指責王義怯弱無為,坐視流寇殘害生民,以致百姓多枉死,此外提及王義滅賊過程中不顧百姓,同樣造成了不小的傷亡。林沐認為出軍本以保民為先,而王義本末倒置,為平賊寇不顧生民,手段殘暴,希圖上進,若是加以重用來日必定是百姓之害。
最後是東宮侍衛送來的訊息,作為旁觀者的他相對客觀地記述了全過程。但是言辭之中也偏向皇陵守衛,認為王義不擇手段,心狠手辣,貪圖財寶,不足為帥。皇陵守衛好歹是兄弟部隊的,王義一個山賊出身,也無怪東宮侍衛的偏向。
仔細聽完看完了三種訊息,朱見濟將送信的人盡數趕出去,躺在椅子上,長嘆一聲,沒有第一時間給出回覆,道:“父皇一天到晚都是處理些這種事情,也不知道是怎麼忍下來的,想想都害怕。”
事涉天子,何林靜在一旁聽著,不敢搭話。
這一次出兵剿滅流寇,事情算是在朱見濟的眼皮底下發生的,訊息渠道算得上是暢通無阻,都能夠傳出三個版本來,一群人都挑著對自己有利的說法送上來。若是再遠一些呢?如果朱見濟只是聽見其中一種聲音呢?結果會是如何?簡直難以想象。
這也就是為什麼自古為皇帝者非常害怕手下人清一色地一種聲音,非要異論相攪,搞出兩個甚至是多個派系來,讓手下人互相鬥爭。其實也不僅僅是皇帝,但凡管理的企業規模大一些也是如此。
朱見濟又是慨嘆幾聲,詢問身邊的何林靜道:“何林靜,你覺得王義此人如何?”
何林靜推辭道:“內臣不論外事,殿下用否,乾綱獨斷則可矣。”
朱見濟嗤笑一聲,東宮上下的情報網路都是何林靜在掌控,說什麼內臣不論外事,簡直是可笑,分明是害怕朱見濟猜忌他干涉人員調動。
“此處並無師傅輩,你只將心底的話說出來便是。本宮赦你無罪!”
何林靜早就知道朱見濟心裡是怎麼想的,進言道:“吳子殺妻求將,魯不用而魏用之,遂取河西之地;陳平盜嫂受金,漢祖用之,范增遂不用,終平天下。王義雖殺戮太甚,然作戰有功,勇武有謀,日後殿下若是想要平治四夷,此人可為選也。至於此行多有殺傷,殿下大可召回詰問,以觀後效。”
吳起殺妻求將,算是人生汙點之一,沒什麼好說的,對於上位者而言,根本不是事。
至於陳平盜嫂受金,背景是陳平去楚之漢,劉邦用為護軍,專門監督諸將,職位不高,但是職權很大。周勃等人覺得陳平這樣的降將掌握這等重要職位,心生不滿遂誣陷彈劾。盜嫂受金是兩件事,一件件來說。
盜嫂一事,反正史記裡是沒有記載陳平早年盜嫂,反倒記載了陳平他哥為維護弟弟把對弟弟不好的媳婦趕出家門的事。此事大機率為虛假,否則他哥不至於如此維護弟弟。
受金這事,陳平大大方方地承認了,說自己沿途路費不給,不受金自己活不下去。但是金子沒有花,劉邦如果想要的話,盡數交與劉邦,官也一併辭去。
由此,陳平在劉邦心中確立了一個孤臣直臣的形象,劉邦不僅盡釋前嫌,還“厚賜,拜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諸將乃不敢復言”。
何林靜久在宮中,能夠為成敬提拔來陪伴在朱見濟身側,對人心的掌控可謂是如火純情。王義有才能,或許有些汙點,但是對於朱見濟而言這點汙點算什麼。更何況,有汙點難道不是更好嗎,正好留在手裡當把柄,日後想要用的時候放出來用。
聽完何林靜的話後,朱見濟突然有些後悔為什麼要讓他說話,將自己的心思算得這麼清楚,好像蛔蟲一樣。若是朱見濟按照心裡的想法去做,好像是聽從何林靜的命令一樣,有些窩囊和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