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景泰太子> 第34章 太子建班底,後宮起煙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章 太子建班底,後宮起煙雲 (1 / 3)

奔波三日,又回到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改變,又好像變化了許多。

請來的小廝賣力地敲鑼打鼓,為隊伍造勢,渲染大勝而歸的氣氛。百姓一般是喜歡看熱鬧的,聽得鑼鼓喧天,多有出街看的,看見這般動靜,便有詢問發生了何事的,喧鬧異常。

一處酒樓,二樓雅座,能夠在此之人非富即貴。一個書生打扮的人聽見外面動靜,好奇道:“發生什麼事情了,這般熱鬧?”

一側的店小二答應道:“據說是咱們的太子殿下此番赴皇陵拜祭先祖,得知有流寇盤踞在皇陵附近,將之剿滅乾淨,為民除害,在這歡慶得勝呢。”

這書生聞之不屑,自傲道:“流寇既然是流寇,也就不成氣候。東宮侍衛個個龍精虎猛,武藝超群,剿滅一群流寇不是難事吧,難不成是太子殿下親自上陣殺賊了?”

店小二對這書生頗為輕視,不過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傢伙罷了,只是畢竟是客人,不好譏諷,遂道:“那倒是不曾聽說。小的得知的訊息是此番剿滅流寇,太子殿下不曾動用東宮侍衛,而是派了一個孩子領軍上陣,能以弱勝強,以少敵多。”

一邊說著,店小二推開窗戶,指著走在隊伍前方的孩子道:“吶,就是這人。”

此人正是王義,他正跨坐在高頭大馬上,一身布衣,身形瘦削,其貌不揚,和周圍的壯漢們相比,看著怪怪的。

屋內眾人紛紛迎了過來,打量多時,那書生皺眉道:“是哪家公侯子弟?諸位仁兄可有知曉的,某也算是拜訪過京城不少公侯之家,卻是不曾見過此人,難不成是九邊將種?”

店小二哈哈笑道:“什麼公侯子弟,九邊將種,就是個山賊,在皇陵附近以盜竊貢品為生。太子殿下赦免其罪,要其領軍出征,不料竟然是天生將才,一戰成名。太子殿下重視若斯,日後未嘗不是一個冠軍侯。”

“就他,也配冠軍侯,那豈不是人人都可為冠軍侯,剿滅了一幫不成氣候的流寇而已,有何稱道處。”

“小時了了,大未必然,倘或令其鎮守北境,必是我大明之災,不知有多少無辜兵士要枉死在他的手上。”

……

眾人紛紛抨擊著店小二的言論,只是說得越多,卻絲毫無法緩解他們心裡的恐懼。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殿下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班底,他們這些權貴之家不可能不受到侵襲。好比在衛青霍去病的光芒遮掩下,李廣只是一個配角而已,甚至是個丑角。衛霍的勝利越是耀眼,越是反襯出他們這幫舊勳貴的可鄙與無能。

些許聒噪,無礙大局,至少朱見濟是不會在乎這等言論的,時間會證明一切。車馬一路來到皇城承天門外,這承天門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天安門,是進出皇城的正門和頒詔之所,地位非常重要。

以往朱見濟有事出宮,在進皇城的時候都是走東邊的東華門,一方面是因為距離東宮近,另一方面是因為有政事在身才走承天門。朱見濟平日是不走的。

這次走承天門,目的是為了表功,同時為王義等有功將士奏請升官,也算是有正事在身,自無不可。

表功的奏章早就已經寫好,朱見濟交由通政使司,讓他們轉交給天子。這通政使司掌出納帝命,通達下情,勘合關防公文,奏報四方臣民實封建言、陳情申訴及軍情、災異等事。

聽起來職務眾多,但其實是個清淡衙門,當年朱元璋設立這通政使司,目的是禁止宰相扣壓奏章,妨礙聖聽。隨著宰相制度被廢除,這通政使司最大的作用沒有了,就是轉交一下文書而已,清閒得不得了。

等候不多時,朱見濟便被召入,來得晚,進得早。朱祁鈺正在左順門聽政,就在午門邊上,不遠。

當朱見濟來至左順門外的時候,門口負責傳令的太監喊道:“皇太子朱見濟求見。”

“準見!”

朱祁鈺遂入殿行禮,“兒臣參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有什麼要說的儘快說,別耽誤人家的正事。”朱祁鈺頭也不抬,自顧自地批改審閱奏章,顯得很不耐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