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迎親 (1 / 5)

迎親

二月十三,宜動土、祭祀、嫁娶、納婿。

涼溪鎮斜柳村的村東頭,一過晌午就熱鬧起來。

溫家是長哥兒當家,家中只住著哥兒溫野菜及一雙弟妹,往日素來冷清,今日卻是人頭攢動。

從各家湊來的桌椅,擺了十幾桌。

來吃席的鄉親們都早早落座,議論著這門親事。

斜柳村人丁興旺,算是個大村,一年到頭喜事不算少見。

可漢子娶親,亦或是姐兒、哥兒出嫁常有,這哥兒納婿,卻十分稀罕。

更何況這回納婿的主角,還是村裡以嫁不出去聞名的“老哥兒”溫野菜。

他轉過年就要十八,依舊說不上一門親。

分明是個五大三粗,模樣和性子都登不上臺面的醜哥兒,上頭爹孃沒了,下頭還有一對弟妹當拖油瓶,卻還總是橫挑豎揀,眼皮子高得很。

村民們熱衷於將他當成茶餘飯後嚼舌頭的談資,見了面少不得陰陽怪氣地刺撓其幾句。

但同時又無法忽視一點——這溫野菜著實能掙。

雖是個哥兒,卻習得了溫老大打獵的手藝,一個月入賬好幾兩銀子不說,連家裡養的狗都隔三差五有葷腥吃,更別提人了。

所以大家再瞧不上這老哥兒,來吃喜宴的動作依舊比誰都快。

原因無他,這幾大碗裡可有一半是肉呢!

而此刻溫野菜正站在灶房裡翻炒大鐵鍋裡的燉山雞塊,他看了一眼餘下的菜湯,又把鍋蓋放了回去。

以眼下的火候,再燜上一會兒就能出鍋了。

這是今日席上最後一道硬菜,餘下幾道都是素菜,快開席的時候下鍋才新鮮。

到時候就用不上他親自掌勺了,來幫廚的人自會料理。

溫野菜抽空抬起手臂蹭了蹭額角的汗,絲毫不覺辛苦,反而眼角眉梢俱是喜氣。

灶房裡,被溫野菜請來幫忙鄰居家許家嬸子見狀一邊切菜,一邊道:“我還頭一回見菜哥兒樂成這樣呢,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正在往碗碟裡分盛上一道菜的劉大娘也喜道:“可不是,說起來這吉時快到了,媒婆是不是要帶人來了?我可巴不得也早點見見那神仙般的新郎倌!說起來那後生叫什麼來著?喻……喻什麼枝?這名字文縐縐的,怪難記!”

許家嬸子笑嗔道:“人家叫喻商枝!你這婆子,臉皮著實厚了,人家的新郎倌,你記不記名字有何緊要?”

剛說完,在外頭院子裡幫忙涮碗碟的胡家夫郎也進來了,聽了個話尾,也不耽誤他跟著唸叨兩句。

沒有了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