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實笑道:“老夫自知難敵,也知道你絕不會歸降,可依舊還是來了!老夫就是要用自己這條命,打醒朝堂上的袞袞諸公!讓他們看到你的威脅,讓官家明白斬草除根的必要!只是……可惜了我這上萬好兒郎!”
李繼遷面色一僵,沉默不語。
曹光實拍著刑烈的肩膀說道:“好小子,不愧是老夫的先鋒,打的好!今日我二人命喪於此,怕不怕?”
刑烈笑道:“有都監在旁,死又何懼?黃泉路上,末將為大人開路!”
“好!隨我殺敵!”
曹光實和刑烈這兩個人,向包圍他們的党項四萬大軍,發起衝擊。
李繼遷背過身,閉上了雙眼。
弓矢如雨,將二人射成了刺蝟,卻依舊是向前衝殺的姿勢。
李繼遷回頭,走到刑烈身邊,看了一眼,又走到曹光實身邊,怒目圓睜,並不閉上。他伸出手,替他合上眼睛。
“好將軍……”
李繼遷感慨的說完,下令:“將這二人屍身收好,送還宋營,用上好的棺木。”
“遵命!”
曹光實可能知道李繼遷兵馬眾多,為了不影響軍心,便沒有說出來。這樣飛蛾撲火的自殺式襲擊,拿自己的命,和手下上萬人馬的性命,只為換取朝廷和官家對李繼遷的重視,他不是個能混官場的人,但確確實實是個合格的將領。
也許,馬革裹屍,是這個倔強的老卒最好的歸宿。
曹光實戰敗被殺的訊息傳到東京,朝野震驚!他們以為李繼遷已經是喪家之犬,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實力,樞密使陳從信上奏,調大軍佈防,防止李繼遷叛亂邊疆。但文官們並不同意,北伐再即,沒有兵力抽調出來防禦李繼遷,他們認為,西北諸鎮皆有廂軍,不必再調禁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朝堂上還在爭論不休的時候,另一個訊息又傳來,李繼遷突襲綏州,殺知州,團練使,捲土重來,已經攻佔了綏州!
趙光義被李繼遷搞得頭痛,下令西北軍和河東軍馬想辦法遏制,但不要主動進攻,等北伐結束,再行剷除。
接下來傳來的,是不好不壞的訊息。李繼遷沒有繼續攻打宋境,而是調轉槍頭,對準了契丹佔領的夏州!
李繼遷去攻打契丹,也是迫於無奈,此刻的他,還不想引起宋廷太大的注意,如果攻打銀州重地,勢必會引起反撲,攻打夏州,一來可以恢復故土,二來也能讓宋廷安心,畢竟,同時得罪宋廷和契丹的党項,威脅會小很多,因為契丹人也不是吃素的,不會任由他這般放肆。
契丹也是有苦說不出。王臣鶴早就被調回雲州,宋軍大規模北調,明顯有意要大舉進攻,此刻無法分兵支援,河套五州,李繼遷盡歸囊中,而後才消停下來。
契丹和大宋都沒有精力對付李繼遷,此刻,從幽州到河套的千里邊境的兩側,已經佈滿了雙方的精銳人馬,隨時準備動手,宋朝開國以來,第二次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較量,一觸即發。
這一次,趙光義決定親自領兵,一定要報當年高粱河之戰的恥辱,宋廷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起用曹彬為東路軍都部署,從河北北上。田重進為中路軍都部署,從定州北上。潘美為西路軍都部署,王侁監軍,楊業為先鋒官,從雁門關北上。
契丹迅速做出反應,這一次,蕭燕燕決定,親自帶兵和宋廷決戰!
喜歡酒旗請大家收藏:()酒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