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學徒圍了過來,看著蘇午手中銀光閃耀如流水的刀條,都是驚歎不已,紛紛出聲請求蘇午把刀交給他們賞閱。
蘇午屈指彈在刀身,傾聽著刀身的鳴啼。
他心中悵然若失,
隨手把刀交給了最近的學徒觀賞。
——這把依靠他自己捕捉到的所謂‘靈感’,加以‘修正’,打造出來的刀條,其品質只在良品與上品之間,比他第一次鑄造出的刀胚還差了一等。
不過,
他先前鑄造的僅僅是有刀劍雛形的刀胚而已,
此次卻是真正打造出了刀條,
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僅僅是抓住自以為是的靈感,進行胡亂地鍛造,看來並不能進入所謂‘天人感應’的狀態——一剎那的天人感應,當是一個匠師無數次積累,守在煅燒爐旁不斷練習後的突然‘頓悟’。
下一次我還是老老實實運用‘心之鍛’的技藝,
真正鍛造出一柄刀再說。
這種自己橫衝直撞的靈感,算不得真正的靈感。
不過,
此次鍛造出‘良品’刀條,在吉良那裡應該是能過關了。”
蘇午腦海裡思索著,
眼睛尤在不停觀察鍛造室裡,其他匠師鍛打刀劍的動作。
他未留意到,
自身在不知不覺中,依然停留於‘心之鍛’的狀態裡,是以即使觀察他人鑄造兵器,依舊如自己親自鑄煉兵器般‘設身處地’,能輕易察覺出其他匠師手法的紕漏,火候掌控上的欠缺。
“左邊那位身上的入墨圖大約已經完成了六成,鍛打兵刃之時,總是習慣使用背後入墨圖的力量,但卻對這種力量不加控制,導致力量輸出時大時小。
如此鍛打兵刃,必定會導致刀劍中的雜質不能完全排出,
刀身受力不均,材質無法調和均衡。
這位匠師此次鍛造出的刀劍,怕只有庸品。
中間那個匠師……”
蘇午在內心默無聲息地作著點評。
他看過一圈,就驚訝的發現,鍛造室內四五位匠師,根據他的判斷,最終將只有一人能成功打造出‘良品’的刀劍。
其餘眾人,多隻能打造出勉強可用的‘下品’刀劍。
甚至有匠師最終的出品會是需要回爐重造的‘庸品’刀劍!